[实用新型]一种波浪形紊流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5246.3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3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兰;江发林;任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倍佳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1/20 | 分类号: | F02M31/20;F0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管 紊流 散热带 主片 挡板 气室 高温气体 波浪形 竖直状 外端 本实用新型 间隔部位 散热效率 上下两端 温度传导 贴合 外壁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浪形紊流带,包括紊流带和气室;所述主片共有两处,且散热管呈竖直状安装在两主片内;所述散热带共有十一处,且散热带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在两散热管外壁上,并且散热带位于两散热管间隔部位处;所述挡板共有两处,且挡板内部贴合在散热带外端面上,并且挡板上下两端分别与两处主片相连接;所述紊流带呈竖直状排列在散热管内部;所述气室共有两处,且气室分别安装在两处主片外端面上,并且散热管与气室相连通;有利于增大高温气体在装置内部接触面积,使高温气体能够更好的与散热管和紊流带相接触,将温度传导进散热管和紊流带内部,提高气体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降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波浪形紊流带。
背景技术
当空气被高比例压缩后会产很高的热量,从而使空气膨胀密度降低,而同时也会使发动机温度过高造成损坏。为了得到更高的容积效率,需要在注入汽缸之前对高温空气进行冷却。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类似装置,对高温气体冷却效率较差,装置内部流通的高温气体得不到充分的混合冷却散热就从装置内部排出,所处理的气体温度仍然较高,容易影响高温气体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浪形紊流带,以解决现有类似装置,对高温气体冷却效率较差,装置内部流通的高温气体得不到充分的混合冷却散热就从装置内部排出,所处理的气体温度仍然较高,容易影响高温气体散热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波浪形紊流带,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波浪形紊流带,包括主片,散热管,散热带,挡板,紊流带和气室;所述主片共有两处,且散热管呈竖直状安装在两主片内;所述散热带共有十一处,且散热带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在两散热管外壁上,并且散热带位于两散热管间隔部位处;所述挡板共有两处,且挡板内部贴合在散热带外端面上,并且挡板上下两端分别与两处主片相连接;所述紊流带呈竖直状排列在散热管内部;所述气室共有两处,且气室分别安装在两处主片外端面上,并且散热管与气室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共有十处,且散热管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分别与两处主片相连通,并且散热管为扁平状中空管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紊流带为波浪状结构,且紊流带位于散热管内部,并且紊流带左右两侧均贴合在散热管两侧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内部安装有多处紊流带,且紊流带相互交错排列,并且紊流带与紊流带上下交错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带为瓦楞形带状结构,且散热管左右两侧端面上分别安装有一处散热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散热管的设置,有利于将单股高温气体分为多股分别输送至不同散热管内,增大气体与装置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气体冷却效率,并且配合散热带的使用,使散热管内部所急需的热量能够更高的传导进散热带内部,并通过散热带将热量传导进空气中,降低散热管外部热量,提高散热管散热效率。
2.散热管内部紊流带的设置,有利于增大高温气体在装置内部接触面积,使高温气体能够更好的与散热管和紊流带相接触,将温度传导进散热管和紊流带内部,提高气体散热效率,并且配合紊流带交错排列的设置,可对装置内部流通的气体进行混合,使气体温度更加均衡,使气体能够更好的冷却下来,避免单一部位温度过高,影响气体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片与散热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管与散热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管内部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倍佳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市倍佳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5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