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5668.0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1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庆中;刘建民;石红晖;陈阳;康朝斌;王磊;冯云鹏;曹蓉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4 | 分类号: | G01M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宁;李海建 |
地址: |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机低压缸 第一换热器 水流入口 蒸汽入口 水流出口 蒸汽出口 第二换热器 测量 排汽焓 排汽 能量守恒原理 本实用新型 采集参数 火电机组 高温水 排气 节能 诊断 参考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的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蒸汽入口、第一蒸汽出口、第一水流入口和第一水流出口,汽轮机低压缸的排汽由第一蒸汽入口进入第一换热器;高温水由第一水流入口进入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二蒸汽入口、第二蒸汽出口、第二水流入口和第二水流出口,第二蒸汽入口与第一蒸汽出口相连,第二水流入口与第一水流出口相连,采用该装置结合能量守恒原理即可计算出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的焓值。利用该装置进行排气焓值计算采集参数少,计算简便并且测量精度较高,能够为火电机组的节能优化、诊断等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的参数测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量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轮机是火电站中的关键设备,为了保证其正常的运转,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热力性能试验,无论是汽轮机组及其相关系统的热力性能诊断分析,还是对试验结果的计算、修正等,都需要对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进行计算。
汽轮机运行过程中,从末级抽汽至低压缸排汽均属于湿蒸汽区域,湿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不是独立变量,需要湿蒸汽的干度才能够确定湿蒸汽的状态参数,否则无法获得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然而,对于湿蒸汽干度的测量,目前根本没有成熟稳定的工程测量方法,因此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也就无法准确获得,国内外涉及排汽焓值测量和计算的研究有很多,但大都较为复杂,影响因素多、精度不高。
因此,如何能够准确测量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以便为火电机组的节能优化、诊断等工作提供参考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之一在于公开一种测量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的装置,以便能够简便且准确的测量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利用该焓值对汽轮机进行热力性能诊断分析,从而为火电机组的节能优化、诊断等工作提供参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的装置包括: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蒸汽入口、第一蒸汽出口、第一水流入口和第一水流出口,汽轮机低压缸的排汽由所述第一蒸汽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高温水由所述第一水流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
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二蒸汽入口、第二蒸汽出口、第二水流入口和第二水流出口,所述第二蒸汽入口与所述第一蒸汽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水流入口与所述第一水流出口相连;
所述排汽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处被所述高温水加热为一次过热蒸汽,所述一次过热蒸汽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处被加热为二次过热蒸汽;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后的所述高温水放热形成一次降温水,经过所述第二换热器后的所述一次降温水放热形成二次降温水;
焓值测量装置,所述排汽的焓值为h1,所述焓值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一次过热蒸汽的焓值h2,测量所述二次过热蒸汽的焓值h3;测量所述高温水的焓值H1,测量所述一次降温水的焓值H2,测量所述二次降温水的焓值H3;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计算得出: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收集所述汽轮机低压缸的排汽的蒸汽收集装置,所述蒸汽收集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蒸汽收集单元,任意一所述蒸汽收集单元均包括多根收集支管和一根汇流管,其中,所述汇流管一端与所述收集支管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蒸汽入口相连;所述收集支管用于分布在凝汽器喉部的横截面处,任意一根所述收集支管上均开设有多个蒸汽收集孔,且每个所述蒸汽收集孔的蒸汽流量相等。
优选的,相邻两根所述收集支管之间的间距相等。
优选的,所述蒸汽收集装置包括多个所述蒸汽收集单元,多个所述蒸汽收集单元中的所述汇流管均与蒸汽总管相连,所述蒸汽总管直接与所述第一蒸汽入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5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