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围度尺中带精度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5870.3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2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超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3/10 | 分类号: | G01B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傅俊朝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尺带 第二壳体 一端设置 围度 卷尺 本实用新型 测量装置 第一壳体 容纳空间 测量 电磁吸 卷尺带 内凹部 转动轴 吸铁 读取 正负极电路 闭合 弧度连接 围度测量 直接获取 控制器 编码器 呈弧状 正负极 自由端 体型 弧状 软性 缠绕 出口 衔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围度尺中带精度的测量装置,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有尺带转动轴、旋转缠绕在尺带转动轴上的尺带、编码器和控制器,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待测体贴合的内凹部,内凹部呈弧状,弧状的一端设置有卷尺带出口,另一端设置有正负极电路的两片导电磁吸吸铁,尺带的自由端通过卷尺带出口与正负极两片导电磁吸吸铁衔接形成闭合或断开来判断是否增加围度测量时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精准测量的卷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软性卷尺的测量体型围度时,存在弧度连接区域不被计算的误差,且在测量中需他人来读取测围结果,用户并不能直接获取测量结果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围度尺中带精度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卷尺是针对传统的卷尺在测量时必须依赖人工,基于人体的围度测量数据,进而通过人眼进行读数,但传统的卷尺测量存在较大的误差,包括卷尺本身的测量误差和人的读数误差,不能满足对数据精确测量的要求,同时,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对测量数据自动记录、单位换算、显示和快速发送的需求。
再者,一般传统式之智能卷尺测量装置,可以自动读数并将数据显示在显示端,还可连接到手机上,但是针对卷尺将尺带拉出测量时,尤其针对测量人体三围时,尺带需围成一圈,此时则需要人手动拉住固定;此外,人们在操作智能卷尺时,需要使用两只手去控制测量的卷尺,其定位效果不佳,易产生卷尺头的位移,导致计数错误的现象,进而影响其测量效果。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用于围度尺中带精度的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精准测量的卷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软性卷尺的测量结果存在误差,且在测量中需他人来读取测围结果,用户并不能直接获取测量结果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围度尺中带精度的测量装置,包括智能卷尺本体,所述智能卷尺本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尺带转动轴、旋转缠绕在尺带转动轴上的尺带、编码器和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待测体贴合的内凹部,所述内凹部呈预设弧度的弧状,所述弧状的一端设置有卷尺带出口,另一端设置有导电磁吸吸铁,所述尺带的自由端通过卷尺带出口与所述导电磁吸吸铁衔接,所述编码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编码器在尺带自由端拉动时将尺带的直线位移和内凹部的弧长转换为电信号,所述控制器嵌入有蓝牙模块,所述电信号通过蓝牙模块连接具有蓝牙功能的智能终端。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编码器的上端连接有编码器滚动轮,所述编码器滚动轮旋转进而带动编码器转动,所述编码器将旋转周数转换为尺带的长度位移。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编码器相对一侧设有夹紧轮组,所述尺带设置在夹紧轮组与编码器之间,所述夹紧轮组上的弹簧将尺带压到编码器滚动轮上。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尺带转动轴设置在壳体的中心位置,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复位的扭簧,该扭簧一端与壳体连接,另一端与尺带转动轴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归零弹簧,该归零弹簧设置在下壳体中,所述归零弹簧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固定端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自由端相交设置且呈不连接状态。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第一弹簧的固定端套设在第一固定柱上,第二弹簧的固定端套设在第二固定在上。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器控为嵌入式单片机。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尺带的自由端能够通过卷尺带出口与正负极两片导电磁吸吸铁衔接形成闭合。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超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超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5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