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电缆相位核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6229.1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2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姜春莹;周仁才;何春光;朱圣盼;周洋;唐昕;叶宇峰;朱树云;王小亮;邢锦锋;尚雨辰;李文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宁波齐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5/00 | 分类号: | G01R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相位 高压电平 显示模块 信号发生模块 信号发生装置 信号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缆 核对系统 检测电路 检测头 电力技术领域 三相输出端 三相输入端 测试效率 电源输出 相位核对 一次操作 输出端 接线 电源 发送 测试 重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电缆相位核对系统,包括信号发生装置以及信号检测装置,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电源以及连接在电源输出端的信号发生模块,所述信号发生模块用于向待测电缆三相输入端依次分别发送高压电平信号;所述信号检测装置包括与待测电缆三相输出端分别连接的三个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检测头、显示模块,所述检测头连接待测电缆一相输出端,用于接收高压电平信号,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高压电平信号进行相位核对显示。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以下效果:只需要判断显示模块显示的顺序,实现一次操作即可确定测试结果,解决了电缆相位测试重复沟通、接线的问题,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电缆相位核对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网络等越来越普及化,大大小小的城市甚至农村也开始配网,大多数以10kV三芯电缆为主,而因为10kV三芯电缆内部存在中间接头、分支箱导致电缆两端相位可能不对应的问题,在电力设施改造施工过程中都要再次进行相位核对。
传统的相位核对方法主要分为绝缘电阻表检测和万用表检测两种。使用绝缘电阻表检测相位核对需要依次对各相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此方法测试步骤繁琐、测试次数多,电缆两端人员需要反复沟通,耗时长,且由于绝缘电阻表测试电压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使用万用表检测相位核对要在电缆对侧短接,依次对各相进行连接性测试,此方法测试步骤繁琐、测试步骤多,电缆两端人员需要反复核对,耗时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便携式电缆相位核对系统,以提高测试效率。
便携式电缆相位核对系统,包括信号发生装置以及信号检测装置,
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电源以及连接在电源输出端的信号发生模块,所述信号发生模块用于向待测电缆三相输入端依次分别发送高压电平信号;
所述信号检测装置包括与待测电缆三相输出端分别连接的三个检测电路;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检测头、显示模块,所述检测头连接待测电缆一相输出端,用于接收高压电平信号,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高压电平信号进行相位核对显示。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发光电路,所述发光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检测头,输出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发光电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检测头,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发光电路包括开关,所述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与发光电路并联的光控电路,所述光控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可变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以及蜂鸣器,所述光敏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光敏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以及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可变电阻的调节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可变电阻的一端以及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可变电阻的剩余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发光电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蜂鸣器的一端,所述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发光电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只需要判断显示模块显示的顺序,实现一次操作即可确定测试结果,解决了电缆相位测试重复沟通、接线的问题,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宁波齐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宁波齐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6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能计量设备及系统、无线通信模块
- 下一篇:一种区熔单晶硅棒的电阻率测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