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联合采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6298.2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4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萌萌;朱二帅;赵亚辉;张刚;张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D12/02 | 分类号: | F24D12/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 50224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67036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暖 生物质能 联合采暖系统 散热器 加热单元 水暖 光照 太阳能 太阳能集热器 烟气余热回收 加热炉 终端 本实用新型 太阳能采暖 最大程度地 应急 光照要求 节省设备 节约设备 相对独立 舒适度 水箱 储量 能源 天气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联合采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能加热炉、水箱、电能应急加热单元、水暖终端散热器和烟气余热回收单元;能够在光照强度足够大时仅采用太阳能供暖,在光照强度一般时采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共同供暖,在天气不好,即:达不到太阳能采暖所需的光照要求时,仅采用生物质能供暖,特别是针对生物质能储量不充足或供暖前期没有及时供暖的情况下,可直接采用电能供暖,将水暖终端散热器与电能应急加热单元集成为一体,可最大程度地节约设备成本,节省设备的体积,同时还能使生物质能与电能供暖相对独立,互不影响,长时间使用该多功能联合采暖系统供暖更加环保,更加节省能源,且极大的增加了供暖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联合采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采暖均采用单户燃煤锅炉、电暖炉或燃气壁挂炉等单一采暖方式,而单一的采暖方式通常受能源供应的限制,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供暖的地区。由于传统的燃煤锅炉对环境污染严重,且煤炭为不可再生资源,而单一地使用电暖炉或燃气壁挂炉时消耗的能源过高,长期使用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新能源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等特点,已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太阳能采暖或生物质能采暖技术已大量运用,但由于太阳能采暖易受地区日照量、天气等限制,生物质能的产量有限且处理成本较高,若单独采用太阳能或生物质能等方式进行连续采暖,会降低暖气使用的舒适性,因此,急需一种克服日照量强度不稳定以及生物质能产量有限等缺点的采暖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联合采暖系统,既能够克服太阳能采暖系统因日照强度不够而无法工作,又能够避免生物质能采暖系统因产量有限而不能长时间供暖产生的缺陷,可综合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和电能共同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长期较为稳定的采暖系统,提高供暖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联合采暖系统,包括: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能加热炉、设置于生物能加热炉上的水箱、电能应急加热单元、水暖终端散热器和烟气余热回收单元;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冷水进水口与水箱的冷水出水口Ⅰ连通,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水出水口与水箱的热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生物质能加热炉直接对水箱加热,所述水箱的热水出水口与水暖终端散热器的热水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暖终端散热器的冷水出水口Ⅱ与水箱的进水入口端连通,所述水箱与水暖终端散热器之间形成水路循环回路,所述生物质能加热炉的排烟口与烟气余热回收单元的进烟口连通,所述电能应急加热单元的发热端设置于水暖终端散热器中;
所述水暖终端散热器包括上水管、下水管和换热管,所述上水管设置有进水口Ⅲ,所述下水管设置有出水口Ⅲ,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上水管和下水管连通,所述电能应急加热单元的发热端设置于下水管和换热管内。
进一步,所述多功能联合采暖系统还包括烟气脱硫管,所述烟气脱硫管的进气口与生物质能加热炉的排烟口连通,所述烟气脱硫管的出气口与烟气余热回收单元的进烟口连通;
所述烟气脱硫管的进气口设置有铁丝过滤网,所述烟气脱硫管的出气口及烟气脱硫管的内部沿径向方向设置有蜂窝状的生石灰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联合采暖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水温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均设置于水箱内和下水管内,所述水温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水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能应急加热单元为加热管,所述控制器控制加热管的电源通断。
进一步,所述烟气余热回收单元采用翅片管换热器。
进一步,所述联合采暖系统还包括光照度传感器,所述光照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6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能辅电能供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风机热风供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