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导流板约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7043.8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2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赵煜;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J13/00 | 分类号: | F23J1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冰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板 烟气导流板 约束装置 支板 本实用新型 加强肋板 烟道侧壁 紧固件 内壁 侧边边缘 锅炉入口 锅炉设备 烟道管壁 烟道 导流 烟气 | ||
一种烟气导流板约束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领域。为了解决目前的导流板与烟道管壁之间的约束装置容易出现失效的问题,从而导致导流板无法在烟气运行的过程中保持固定、无法正常发挥导流的作用。烟气导流板约束装置包括导流板支板、加强肋板和紧固件,所述的导流板支板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烟气导流板的侧边边缘处,导流板支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烟道侧壁的内壁上;所述的加强肋板分别与导流板支板和烟道侧壁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锅炉入口烟道的导流板的约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锅炉入口烟道使用的导流板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环保要求的提高和内燃机的迅速发展,由内燃机、锅炉组成的联合循环电站得到迅速发展。在这些联合循环电站中,一般是内燃机做功后排出的高温烟气通过高温锅炉入口烟道排入锅炉继续做功。
余热锅炉的入口烟道是连接内燃机排气烟道和余热锅炉受热面本体的唯一通道,入口烟道接收内燃机排放的螺旋状尾气进行扩容降压,以使烟气形成紊流态介质,进入锅炉受热面进行换热。为了考虑烟气流场均匀性,在长度较短、俯仰角度较大的入口烟道内,需要布置烟气导流板,以保证在烟道内的烟气具有良好的充满度以及较小的对受热面的热偏差冲击性,进而提高换热效率。
由于导流板所处位置烟气流速较快、波动较大,经长时间运行后导流板极易损坏,导流板约束装置损坏是导致导流板损坏的主要原因。导流板与烟道管壁之间的约束装置出现失效,使导流板无法在烟气运行的过程中保持固定,随着烟气运行时间的持续,导流板将无法正常发挥导流的作用,烟气在流经过热器受热面后将对热量的均匀分布产生影响,某些受热面管子会受到热偏差的影响,甚至出现不同的膨胀蠕变,给受热面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这一问题也成为制约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的导流板与烟道管壁之间的约束装置容易出现失效的问题,从而导致导流板无法在烟气运行的过程中保持固定、无法正常发挥导流的作用。
烟气导流板约束装置,包括导流板支板(1)、加强肋板(2)和紧固件(3),所述的导流板支板(1)的一端通过紧固件(3)固定安装在烟气导流板(4)的侧边边缘处,导流板支板(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烟道侧壁(10)的内壁上;所述的加强肋板(2)分别与导流板支板(1)和烟道侧壁(10)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
也可以将导流板支板的一端固接在内护板上,再设置在烟道侧壁10的内壁上。即:烟气导流板约束装置包括导流板支板(1)、加强肋板(2)、紧固件(3)和内护板(7),所述的内护板(7)紧贴在烟道侧壁(10)的内壁上并固接,所述的导流板支板(1)的一端通过紧固件(3)固定安装在烟气导流板(4)的侧边边缘处,导流板支板(1)的另一端固接在内护板(7)上;所述的加强肋板(2)分别与导流板支板(1)和内护板(7)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烟气导流板约束装置,还包括加强槽钢(5),所述的加强槽钢(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烟道侧壁(10)两端的烟道立柱(6)上,加强槽钢(5)的一个侧面固定安装在烟道侧壁(10)的外壁上,加强槽钢(5)侧面所安装的位置与导流板支板(1)安装在内护板(7)上的位置或烟道侧壁(10)内壁上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紧固件(3)包括螺栓(3-3)、两片螺栓垫片(3-1)和螺栓套筒(3-2);所述的其中一片螺栓垫片(3-1)设置在导流板支板(1)的下表面上,另一片螺栓垫片(3-1)设置在烟气导流板(4)的上表面上,螺栓套筒(3-2)穿过导流板支板(1)和烟气导流板(4)设置在两片螺栓垫片(3-1)之间;螺栓(3-3)穿过两片螺栓垫片(3-1)的螺栓孔和螺栓套筒(3-2)的内部,进行紧固。
进一步地,烟气导流板(4)与导流板支板(1)之间、烟气导流板(4)与烟气导流板(4)上面的螺栓垫片(3-1)之间还设置了耐减震材料层(8)。
进一步地,所述的耐减震材料层(8)的材质为陶瓷纤维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70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漏灰柔性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锅炉排烟管道用固定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