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燥褐煤的间接加热式回转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7459.X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3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敏;王娜;邢永平;刘智祥;孙应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06 | 分类号: | F27B7/06;F27B7/32;F26B2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体 加热系统 进料机构 褐煤 挡托轮装置 间接加热式 出料机构 干燥褐煤 托轮装置 体内 滚圈 转炉 外热式回转炉 蒸汽加热物料 组合密封机构 本实用新型 热交换效率 传动装置 连续转动 炉体尾部 炉体中段 柔性密封 时间持续 受热均匀 旋转接头 管束 加热区 外部 后段 换热 下料 连通 送入 运转 支撑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燥褐煤的间接加热式回转炉,包括炉体,炉体上布置有若干滚圈,滚圈分别由托轮装置和挡托轮装置支撑;在炉体中段外部设有带动炉体在挡托轮装置和托轮装置上连续转动的传动装置;炉体前端为进料机构,后段外部为出料机构,且在炉体与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之间分别设有组合密封机构和柔性密封机构;在炉体内设有加热系统,加热系统与炉体尾部的旋转接头连通,通过进料机构将褐煤送入炉体内加热区,通过加热系统管束内的蒸汽加热物料,完成对炉体内的褐煤间接干燥。该设备换热面积相比普通外热式回转炉高出3~5倍,原料受热均匀,热交换效率高;能够保证设备长时间持续稳定运转,下料连续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接加热式回转炉,具体涉及一种密闭的,炉内列管换热,炉体外保温的间接加热式回转炉。
背景技术
褐煤属于煤化程度较低的煤种,褐煤含有较高的水分,而褐煤脱水干燥能够有效地提升褐煤品质,鉴于褐煤埋藏量大而且露天开采的成本低,使得近年来对褐煤的脱水干燥提质技术的关注和研究增多,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等都在积极开展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中间试验,褐煤的脱水干燥已经成为煤化工的重要研究课题。
褐煤脱水干燥的过程中,脱除外在水分比较容易,而脱除内在水分以及矿物质含有的结晶水则困难很多。褐煤的脱水干燥过程中,伴随着一些煤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褐煤由常温加热到100℃以上时,外在水分可以蒸发;这样含水量可以降到15%。继续加热到高于180℃以上时,褐煤中的结合水才能脱除。由于褐煤与结合水之间较强的结合力,使得结合水的脱除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能量。
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褐煤干燥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
1)高温烟气回转圆筒干燥,常温原煤从干燥滚筒入口进入,炉壁上的抄板使原煤在筒体内形成料幕,烟气与原煤直接接触干燥。该工艺技术成熟,操作稳定,但设备体积和重量大、蒸发强度低,易爆炸,不适用与高挥发分的褐煤干燥。
2)回转管式干燥技术,原煤通过布料器均匀分布到旋转的滚筒内部众多干燥管中,原煤通过管内螺旋叶片导流运动,干燥管周围通入过热蒸汽,原煤通过间接换热干燥。该工艺整个干燥过程会更加安全,增加了干燥面积,但原煤有粒径要求(≤6mm),设备制造复杂,维修困难。
3)蒸汽流化床干燥技术,在流化床干燥器内,过热蒸汽的吹入,使褐煤流在沸腾床产生流化现象,蒸汽带走褐煤中蒸发出来的水分,经过旋风分离器,部分返回再利用,循环蒸汽潜热完全在工艺过程中使用,大大提高热能利用率,但不能解决其易自燃和重新吸水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闭间接加热式列管回转炉。该设备是一种完全密闭的,依靠管壁间接对物料加热的回转炉,换热面积相比普通外热式回转炉高出3~5倍,原料受热均匀,大大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其内部通有经过预热的惰性载气,防止干燥尾气含氧量过高引发危险,保证设备能够长时间持续稳定运转,下料连续均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干燥褐煤的间接加热式回转炉,包括炉体,炉体上布置有若干滚圈,滚圈分别由托轮装置和挡托轮装置支撑;在炉体中段外部设有带动炉体在挡托轮装置和托轮装置上连续转动的传动装置;炉体前端为进料机构,后段外部为出料机构,且在炉体与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之间分别设有组合密封机构和柔性密封机构;在炉体内设有加热系统,加热系统与炉体尾部的旋转接头连通,通过进料机构将褐煤送入炉体内加热区,通过加热系统管束内的蒸汽加热物料,完成对炉体内的褐煤间接干燥。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有进一步优选的方案:
进一步,所述加热系统包括中心管,和沿中心管分布的进汽环管和回水环管,进汽环管和回水环管分别连通延伸至炉体内腔的进汽管束和回水管束,进汽管束和回水管束在炉体内均布,并由固定在炉体上的管架支撑,每排管架分为数块交错排列在炉体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74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石灰回转窑
- 下一篇:一种带有除灰结构的内热式回转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