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多光路匀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8060.3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9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兵 |
主分类号: | G03B15/05 | 分类号: | G03B15/05;G02B27/09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杨彪 |
地址: |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点 光照 匀光系统 多光路 聚光灯 安装孔 聚光镜 近似 本实用新型 光斑 光斑中心 光照距离 壳体周向 物体表面 细微痕迹 荧光反应 匀光效果 光聚集 焦点处 重合 前级 照射 聚焦 折射 汇聚 发射 | ||
LED灯多光路匀光系统,包括沿壳体周向分布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设有一个聚光灯,聚光灯经过其内部前级聚光镜和次级聚光镜的折射后所发出的光聚集于一个焦点,同时所有聚光灯的焦点均汇聚到同一焦点上,此时由多个焦点共同重合而成的焦点处形成的光斑其光照强度最大,且在焦点范围内的光可近似认为其光照强度处处相同,即可实现匀光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所述LED等多光路匀光系统所发射出的光可聚焦到同一焦点上,此时焦点范围内的光可近似认为其光照强度均相同,在随光照距离的增长,位于光斑中心处一定范围内的光照强度仍可保持相同,可以使照射的物体表面发生等同光照强度下的荧光反应,能使细微痕迹更清楚地显示出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系统,确切地说是一种LED灯多光路匀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将物体表面的特征拍摄清楚,大都采用多个射灯共同照射的方法以提高物体表面的亮度,但是,其实际成像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指纹或痕迹等细小特征,所成图像仍然较为模糊。其主要原因在于:现有射灯所发出的光为发散光,使得在每个射灯的光照区域范围内,各处的光照亮度并不相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射灯共同射照时,其多个光照区域重叠但不重合,使得重叠后的光照区域内,各处光照强度差别差大,且缺少规律。而且,光照区域无规律的重叠,重叠部分的光会相互干扰,使得重叠区域内光的波长范围也不相同。因此,现有的照明设备已无法满足更高清晰度成像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等多光路匀光系统,包括沿壳体周向分布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设有一个聚光灯,聚光灯经过其内部前级聚光镜和次级聚光镜的折射后所发出的光聚集于一个焦点,同时所有聚光灯的焦点均汇聚到同一焦点上,此时由多个焦点共同重合而成的焦点处形成的光斑其光照强度最大,且在焦点范围内的光可近似认为其光照强度处处相同,即可实现匀光效果。上述光斑位于光线传播方向的一侧,所有射灯的光照区域几乎完全重合,光斑随着光照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大,且在一定距离内始终保持为一个光斑,而不是分散为多个光斑,从而可以保证在该光照区域内的物体,其受到的光照强度处处相同,光的波长处处相同,此时,可使物体表面细微特征清晰展现,从侧可使细微痕迹更清楚地显示出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灯多光路匀光系统,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若干安装孔;在每个安装孔内均设有一个聚光灯,每个聚光灯包括聚光透镜固定套,聚光透镜固定套内依次设有两级透镜,第一级透镜由第一前级聚光镜和第二前级聚光镜组成,第二级透镜由第一次级聚光镜和第二次级聚光镜组成,第一前级聚光镜和第二前级聚光镜均为凸透镜或弯月透镜,第一次级聚光镜为平凹透镜,第二次级聚光镜为凸透镜,在所述聚光透镜固定套的后端安装有固定座,壳体后部安装有灯座,在灯座上环形分布有与安装孔相同数量的LED灯,所述LED灯位于安装孔内,位于第一前级聚光镜的后方,由LED灯射出的光线在依次经过第一前级聚光镜、第二前级聚光镜、第一次级聚光镜和第二次级聚光镜的折射后可形成一个焦点;所有聚光灯的焦点均重叠汇聚到一个共同焦点。
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外周周向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每两个安装孔之间均设有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所述LED等多光路匀光系统所发射出的光可聚焦到同一焦点上,此时焦点范围内的光可近似认为其光照强度均相同,在随光照距离的增长,位于光斑中心处一定范围内的光照强度仍可保持相同,可以使照射的物体表面发生等同光照强度下的荧光反应,能使细微痕迹更清楚地显示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安装孔内的光路原理图;
图4是整个系统的光路折射原理图,在共同焦点左侧,多个聚光灯的光照区域几乎完全重合形成一个共同的光照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兵,未经刘红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8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