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塌落度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8922.2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9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圣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泽华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塌落度 导向杆 导向孔 支撑臂 底座 混凝土塌落度 本实用新型 固定设置 固定装置 试验装置 上表面 支撑板 支撑板表面 水平设置 桶外壁 竖直 套在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塌落度试验装置,主要设计要点是,包括底座和塌落度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竖直的导向杆,塌落度桶外壁上固定设置有与导向杆对应的支撑臂,支撑臂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中心线平行于塌落度桶的中心线,导向孔套在导向杆上;塌落度桶的下方设置有位于底座上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将塌落度桶固定在与支撑板表面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操作人员,使用比较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塌落度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塌落度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塌落度是衡量混凝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检测混凝土塌落度的常见方法为塌落度桶检测法。塌落度桶检测法首先将塌落度桶放在不吸水的刚性表面上,用铲子把混凝土灌入塌落度桶内并捣实;捣实之后将塌落度桶拔起,使混凝土留在刚性平板上,随后混凝土因自重逐渐产生塌落;最后借助竖直摆放的直尺与水平摆放的直尺等辅助工具测量混凝土塌落的高度,所测得的塌落高度即是混凝土的塌落度值。
授权公告号为CN205426912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塌落度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塌落度桶和标尺,塌落度桶的两侧设置有把手。使用时需要有一个工作人员压着把手,使塌落度桶固定在底座上,另一个人向塌落度桶内灌入混凝土,当塌落度桶内的混凝土达到设定量时,形成检测堆,工作人员向上提拉把手,使塌落度桶向上抬起,使检测堆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塌落,检测堆的高度变化值通过标尺进行检测,得出混凝土的塌落度。
但是这样的混凝土塌落度试验装置使用时需要两个人工作人员操作,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塌落度试验装置,其能够减少操作人员,使用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塌落度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和塌落度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竖直的导向杆,塌落度桶外壁上固定设置有与导向杆对应的支撑臂,支撑臂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中心线平行于塌落度桶的中心线,导向孔套在导向杆上;塌落度桶的下方设置有位于底座上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将塌落度桶固定在与支撑板表面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支撑板位于塌落度桶的下方,支撑板上表面水平,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导向杆,塌落度桶上固定有支撑臂,支撑臂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与导向杆配合使塌落度桶竖直沿导向杆滑动,当塌落度桶向下滑移动支撑板的上表面时,使用固定装置将支撑臂固定在导向杆上,从而实现一个人进行操作,使用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插销、压缩弹簧和盖帽,支撑臂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中心线垂直于导向孔的中心线,插销插在安装孔内,压缩弹簧套在插销上且位于导向孔内,盖帽套在插销上且固定安装在安装孔远离导向孔的一端,压缩弹簧一端抵在插销上,另一端抵在盖帽上;导向杆上与插销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距离支撑板上表面的距离与插销距离塌落度桶下端面的距离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弹簧一端抵在插销上,另一端抵在盖帽上,使插销保持抵在导向杆的侧壁上,当插销随着塌落度桶向下移动到塌落度桶的上表面时,插销靠近导向孔的一端正好与导向杆上的定位孔对应,从而插销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插入到定位孔内,使塌落度桶的定位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销远离导向孔的一端设置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销的端部设置有拉环,操作人员在打开固定装置时,操作人员拉着拉环,使插销拉出定位孔,从而操作时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销靠近导向孔的一端设置成半球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泽华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泽华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8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