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红外发射器件及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9291.6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8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施向阳;余彬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昂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03;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层 远红外发射 顶部电极 电极区 远红外发射体 本实用新型 底部电极 电连接 穿戴舒适性 远红外理疗 漏电 侧面电极 发热效率 电绝缘 发射体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红外发射器件,包括绝缘层和设置于所述绝缘层顶面上的远红外发射体;所述绝缘层包括两个相互电绝缘的电极区;每一所述电极区包括位于所述绝缘层顶面的顶部电极、和位于所述绝缘层底面的底部电极,每一所述电极区内的所述顶部电极与所述底部电极通过一侧面电极电连接;所述远红外发射体与两个所述电极区的所述顶部电极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远红外发射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片状发射体工作时漏电流过大的问题,提高器件的发热效率,以及提高远红外理疗产品的穿戴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理疗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红外发射器件及阵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分工变得越来越细,很多人长期从事着单一的工作,比如电脑工作者、司机或低头族等,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往往会导致人们对身体健康缺乏重视。长时间久坐,缺乏必要身体锻炼,导致现代人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出现各种肌肉酸痛、颈椎腰椎、肌肉劳损等问题。
片状远红外发射体由于升温速度快、发热均匀及散热面大等特点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当前市面上的远红外理疗产品,如远红外热理疗护膝、护颈和眼罩等,大多采用大面积的多个片状远红外发射体并联的方式。但是大面积的片状远红外发射体工作时,存在漏电流过大的问题,影响产品的发热效率,漏电流的累积可能导致发射体表面瞬时漏电流过大,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采用大面积的片状远红外发射体的远红外理疗产品还存在透气性差,柔韧性差等问题,影响穿戴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红外发射器件及阵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片状远红外发射体的远红外理疗产品存在漏电流过大、透气性差及穿戴的舒适度不佳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远红外发射器件,包括绝缘层和设置于绝缘层顶面上的远红外发射体;
绝缘层包括两个相互电绝缘的电极区;每一电极区包括位于绝缘层顶面的顶部电极、和位于绝缘层底面的底部电极,每一电极区内的顶部电极与底部电极通过一侧面电极电连接;
远红外发射体与两个电极区的顶部电极电连接。
可选的,侧面电极包覆该侧面电极所在的绝缘层侧面。
可选的,每一电极区的顶部电极、底部电极以及电连接顶部电极和底部电极的侧面电极构成U型结构,侧面电极为U型结构的底部。
可选的,侧面电极为向绝缘层内部凹陷的圆弧柱面。
可选的,圆弧柱面形成的凹槽内填充有绝缘材料。
可选的,远红外发射体位于两个顶部电极之间,上表面平行于或低于顶部电极的上表面,或远红外发射体覆盖整个绝缘层顶面,上表面高于顶部电极的上表面。
可选的,还包括保护层,设置于远红外发射体上。
可选的,远红外发射体包括粘结剂和石墨烯粉末。
可选的,石墨烯粉末的粒径为20nm-50nm。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远红外发射器件阵列,该远红外发射器件阵列包括至少四个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意所述的远红外发射器件;
在列方向上,所有远红外发射器件的两个顶部电极分别对应电连接;所有远红外发射器件的两个底部电极分别对应电连接;
在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远红外发射器件的侧面电极围合形成一导电孔或导电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昂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昂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92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