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龙头动态风筝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9595.2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3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伟 |
主分类号: | A63H27/08 | 分类号: | A63H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张晶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大庆***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筝 龙头 活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 静态形状 风向 升空 设计技术领域 图案 传动连接 伸缩运动 传统的 观赏性 开合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龙头动态风筝,涉及风筝设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筝升空后基本是静态形状和图案的技术问题。该龙头动态风筝,包括龙头活动组件、风向轮以及传动机构,所述风向轮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两端且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龙头活动组件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能带动所述龙头活动组件旋转、开合或者伸缩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龙头风筝能通过风向轮的转动实现龙头活动组件的运动,克服了传统的风筝升空后基本是静态形状和图案的缺陷,增加了观赏性和趣味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筝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龙头动态风筝。
背景技术
风筝起源于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休闲娱乐的玩具。传统风筝的形状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鸟、昆虫、动物及几何立体等,而图案方面,则主要由个人喜好而设计,有宣传标志、动物、蝴蝶、飞鸟等,琳琅种种。
风筝的传统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绵纸作面料糊制而成。随着风筝制作技艺的不断创新,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以玻璃钢做骨架,防雨绸、尼龙绸做面料的各类三角形、菱形等几何体风筝,以及运动特技类、软体类的现代风筝。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风筝在升空后,所展现的基本上就是静态的形状和图案,目前尚未发现有升空后能借助风力展现动态的风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动态风筝,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筝升空后基本是静态形状和图案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龙头动态风筝,包括龙头活动组件、风向轮以及传动机构,其中:所述风向轮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两端且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龙头活动组件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能带动所述龙头活动组件旋转、开合或者伸缩运动。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轮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曲轴连杆以及第二曲轴连杆,其中:所述风向轮设置于所述轮轴的两端且与所述轮轴旋转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轮轴上且所述轮轴与所述第一齿轮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邻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曲轴连杆和所述第二曲轴连杆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两侧且所述第二齿轮的运动能带动所述第一曲轴连杆和所述第二曲轴连杆的运动,所述第一曲轴连杆和所述第二曲轴连杆同时与所述龙头活动组件连接且所述曲轴连杆的运动能带动所述龙头活动组件的旋转、开合或者伸缩运动。
优选地,所述风向轮对称设置于所述轮轴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曲轴连杆包括连杆,所述连杆设置为90°扭转的连杆。
优选地,所述龙头活动组件包括龙眼、龙眉、龙下巴以及龙舌,其中:所述龙眉设置于所述龙眼上方且成对对称设置,所述龙舌和所述龙下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于所述龙眼下方,所述第一曲轴连杆与所述龙眼和所述龙舌连接,所述第二曲轴连杆与所述龙下巴和所述龙舌连接。
优选地,所述龙头动态风筝还包括龙头骨架,所述龙头活动组件、所述风向轮以及所述传动机构均安装于所述龙头骨架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螃蟹动态风筝,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伟,未经张天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95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鲨鱼形电动自由飞航模
- 下一篇:一种便于运输的直升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