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通信用天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2980.2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3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高联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推杆 天线板 保护槽 空心杆 升降杆 本实用新型 电子通信 天线支架 电机箱 支撑杆 风力 固定板上表面 接收信号性能 电机箱顶部 顶部安装 使用寿命 信息传输 固定板 铝材料 处理器 变差 顶壁 遮挡 变形 电机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通信用天线支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中部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型号为DTIA500,所述电动推杆顶部安装有升降杆,所述电机箱顶部安装有空心杆,所述升降杆贯穿电机箱顶壁中部且升降杆顶部置于空心杆内中部。本实用新型通过空心杆顶部的保护槽,在风力过大时,处理器将信息传输给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支撑杆下降,当下降至设定值后,电动推杆停止工作,此时支撑杆的天线板置于保护槽内,通过保护槽对风力进行遮挡,由于天线板多为铝材料制成,风力过大,天线板易出现变形,接收信号性能变差,从而大大提高天线板使用寿命,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通信用天线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满足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必须要架设相当数量的移动通信天线才能满足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信号覆盖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人口密集地区逐步架设了相当数量的移动通信天线。
现有的电子通信用天线支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天线位于支架上端,天线大多为铝制,长期在高空运作,在强风干扰下,天线变形严重,接收信号性能随之下降、天线支架在高空运作,遇到强风时,天线支架越高,其刚度越小,出现易折断和弯折现象和在对天线支架进行固定安装时,安装面大小不一,很难选择合适固定位置等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通信用天线支架,通过安装有风速传感器、电动推杆和处理器,风速传感器通过顶部的风叶对风速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传输给处理器进行处理,当风速大于设定值后,通过处理器将信息传输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升降杆顶部的支撑杆下降,当风速小于设定值后,通过处理器将信息传输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升降杆顶部的支撑杆上升,从而调节天线支架高度,避免风力过大,天线支架受力易出现折断现象,导致天线板坠落损坏,自动化操作,提高支架的安全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通信用天线支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中部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型号为DTIA500,所述电动推杆顶部安装有升降杆,所述电机箱顶部安装有空心杆,所述升降杆贯穿电机箱顶壁中部且升降杆顶部置于空心杆内中部,所述升降杆顶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空心杆顶部且支撑杆中部前侧置有天线板,所述支撑杆与天线板连接处安装有阻尼转轴,所述支撑杆顶部安装有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型号为WFS-1,所述风速传感器顶部安装有风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板内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固定孔a,所述固定孔a内均贯穿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板内靠近固定孔a的内侧均开设有固定孔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升降杆中部外壁安装有橡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心杆顶部安装有保护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机箱右壁顶部安装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型号为S7-200,所述风速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推杆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箱右壁靠近处理器的下端安装有通电导线,所述通电导线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通信用天线支架,通过安装有风速传感器、电动推杆和处理器,风速传感器通过顶部的风叶对风速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传输给处理器进行处理,当风速大于设定值后,通过处理器将信息传输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升降杆顶部的支撑杆下降,当风速小于设定值后,通过处理器将信息传输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升降杆顶部的支撑杆上升,从而调节天线支架高度,避免风力过大,天线支架受力易出现折断现象,导致天线板坠落损坏,自动化操作,提高支架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高联仪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高联仪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2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