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油底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4308.7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2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鹏;闫小倩;刘东;赵福成;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1/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公孙鸿健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油底壳 下凹部 抽油管 壳体 排油 本实用新型 放油螺塞 放油孔 油底壳 底面 下端 发动机技术领域 油泵 可拆卸的 侧面 机油 便捷性 上端 内壁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发动机油底壳排油速率较慢和排油操作复杂的问题。本发动机油底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底部向下凹的下凹部,所述下凹部具有底面和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设有抽油管,所述抽油管的上端连接有油泵,所述抽油管的下端同所述下凹部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下凹部的侧面下端设有放油孔和放油螺塞,所述放油螺塞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放油孔内。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油底壳排油操作的便捷性,同时可保障油底壳内机油和杂质的排放干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
背景技术
发动机油底壳的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机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机油老化。现有发动机油底壳一般通过放油孔进行排油,不仅排油速率慢,而且容易导致油底壳内部的机油和杂质不能完全排出,对整车的保养周期和发动机寿命均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330573.5)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台架用快速放机油装置,包括储油容器、放油管、抽气管和抽真空装置,放油管一端连接在储油容器上,放油管另一端设有油底壳接头,抽气管一端连接在储油容器上,抽气管另一端连接在抽真空装置上。利用抽真空装置对油底壳进行排油,提高了油底壳的排油速率,同时有利于将油底壳内的机油和杂质排放干净。
该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油底壳机油排放不干净的问题,但还存在以下缺点:放油管一端同油底壳底部相连通,抽油时需要在举升机上进行,操作较为不便;同时放油孔位于油底壳底部中央,不便于放油螺塞的安装和拆卸,而且在行驶过程中放油螺塞容易受到磕碰,影响油底壳的密封性;此外,受放油孔的孔径限制,放油速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油底壳的排油速率同时提高排油操作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底部向下凹的下凹部,所述下凹部具有底面和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设有抽油管,所述抽油管的上端连接有油泵,所述抽油管的下端同所述下凹部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下凹部的侧面下端设有放油孔和放油螺塞,所述放油螺塞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放油孔内。
在下凹部设置抽油管和放油孔,可通过抽油装置和放油孔同时进行排油,明显提高油底壳的排油速率,同时有利于保障排油完全。抽油管上端连接有油泵,使油底壳内的机油和杂质通过抽油管向上排出油底壳,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机油通过抽油管向下排出,本专利无需在举升机上进行排油,提高了油底壳排油操作的便捷性。放油孔和放油螺塞设于下凹部的侧面下端,可避免放油螺塞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磕碰,同时便于放油螺塞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排油操作的便捷性。
在上述的发动机油底壳中,所述间隙的高度为1-10mm。这一间隙过大不利于油底壳底部机油和杂质的完全排放,过小影响抽油速率,同时可能影响杂质的排放,使杂质堆积在抽油管下端口附近,造成排油堵塞的现象,间隙的高度为1-10mm有利于保障排油速率和排油干净。
在上述的发动机油底壳中,所述抽油管的下端面对称设有两个凸块。优选地,所述凸块的高度为1-10mm。凸块可同油底壳的底部相抵靠,便于抽油管的安装调节,有利于保障抽油管和壳体底部的间隙高度,从而保障排油速率和排油干净。
在上述的发动机油底壳中,所述抽油管和所述壳体侧壁通过连接件相连。这样便于通过连接件调整抽油管的放置位置,保障排油速率和排油干净。
在上述的发动机油底壳中,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放油孔设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壁上,且所述放油孔位于所述连接件的正下方。这样设置使抽油管下端和放油孔位置邻近,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油底壳的排油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43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发动机机油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添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