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质勘探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6733.X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8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段忠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质勘探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转动装置 挤压板 取样器 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 内壁 外壁 工具技术领域 后续操作 粉碎刀 活动杆 切割刀 下表面 弹簧 搭接 底端 滑杆 滑套 卡接 取样 通孔 穿过 土壤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勘探取样器,涉及地质勘探工具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卡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顶端与活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转动装置的底端穿过第二壳体上表面开设的通孔并与挤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挤压板的外壁与第二壳体的内壁搭接,第二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相远离的一面均与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该地质勘探取样器,通过滑杆、滑套、弹簧、挤压板、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切割刀和粉碎刀的共同作用,从而实现了对于待检测土壤的多次粉碎,粉碎效果更好,避免了后续操作粉碎的过程,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从而给地质勘探取样工作带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探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勘探取样器。
背景技术
“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传统的地质勘探取样器通常结构复杂,且操作较为繁琐,取样的土壤一般多为块状,取样后需要粉碎后进行土质分析,步骤分成几步十分麻烦,且粉碎效果较差,需要后续操作进行粉碎,从而给地质勘探取样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质勘探取样器,解决了传统的地质勘探取样器通常结构复杂,且操作较为繁琐,取样的土壤一般多为块状,取样后需要粉碎后进行土质分析,步骤分成几步十分麻烦,且粉碎效果较差,需要后续操作进行粉碎,从而给地质勘探取样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质勘探取样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卡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顶端与活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转动装置的底端穿过第二壳体上表面开设的通孔并与挤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挤压板的外壁与第二壳体的内壁搭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相远离的一面均与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的内壁设置有粉碎刀。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滑套,所述滑套卡接在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且滑套的内壁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活动杆的下表面和挤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滑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活动杆的下表面和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外壁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壁与第二壳体的内壁搭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活动杆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切割刀的形状为环形,所述粉碎刀的形状为三叉星形。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且通孔的直径略大于滑杆的直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67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采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草坪草病种区域采集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