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拟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7229.1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0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昌;穆俊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0563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墨铸铁管 污水管道 堵头 出水口 出水管 进水口 水箱 本实用新型 气体测试仪 实验系统 抽水泵 出气管 进水管 泄水管 输送管道系统 耐腐蚀性能 模拟污水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的模拟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实验系统,它包括:水箱、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抽水泵、U型管、进水口堵头、出水口堵头、进水管、泄水管、出水管、出气管和气体测试仪,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两端分别装有进水口堵头和出水口堵头,水箱通过抽水泵和进水管与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进水口堵头相连,水箱依次通过泄水管、U型管和出水管与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出水口堵头相连,在出水管上方的出水口堵头上还通过出气管与气体测试仪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模拟污水输送管道系统,研究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耐腐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实验系统,它适用于模拟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输水环境,研究污水对球墨铸铁管水泥砂浆内衬及胶圈的腐蚀。
背景技术
在市政污水管网的工程案例中,经常有污水管道(常见于PCCP管)发生严重腐蚀的情况,腐蚀主要集中于污水管道的半满流的上半部分。分析原因,主要是污水管道中的污泥中存在硫酸盐还原细菌(SRB),其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利用细菌生物膜内产生的氢,将硫酸盐还原成硫化氢,硫化氢在污水管道内扩散,与管道中的氧气化合成硫酸,硫酸附着于管道的未满部分,造成管道未满部分腐蚀加快。
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通常涂覆有高铝水泥砂浆内衬,结合污水管道用胶圈,使排水管网具有良好的耐污水腐蚀性能和较长的服役寿命。作为一种优良的排水管材,球墨铸铁管污水管已广泛应用于排水管网工程中,与其它管材相比,球墨铸铁管具备机械性能优异、耐腐蚀性能优异、密封性能良好、事故率低、漏损率低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实验系统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污水管道模拟装置,可以模拟污水的输水环境,进而研究球墨铸铁污水管内衬及胶圈腐蚀速率。污水管的腐蚀主要是在厌氧环境下,硫酸盐还原菌生成的硫化氢气体对未满部分水泥砂浆内衬的腐蚀。本实验装置主要了模拟输送污水管道的半流状态,同时通过相关设计使管道与外界空气相隔绝。
为了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拟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实验系统,它包括:水箱、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抽水泵、U型管、进水口堵头、出水口堵头、进水管、泄水管、出水管、出气管和气体测试仪,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两端分别装有进水口堵头和出水口堵头,其中:水箱通过抽水泵和进水管与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进水口堵头相连,水箱依次通过泄水管、U型管和出水管与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出水口堵头相连,在出水管上方的出水口堵头上还通过出气管与气体测试仪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拟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实验系统,其中:所述进水管的中心位于进水口堵头直径的1/3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拟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实验系统,其中:所述出水管位于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管径中心线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拟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实验系统,其中:所述出水管直径是进水管直径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拟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实验系统,其中:所述进水口堵头和出水口堵头为T型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拟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实验系统,其中:所述进水口堵头和出水口堵头由金属材料制成,通过胶圈与管段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拟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实验系统,其中:所述气体测试仪为H2S 气体测试仪。
本实用新型的模拟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实验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克服了当对污水管道的长期污水耐腐蚀性能进行相关研究时,通常需要对长期运行的污水管道进行开挖,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它可以模拟污水输送管道系统,研究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耐腐蚀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拟球墨铸铁管污水管道的实验系统的正向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7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