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电弧炉的炉底温度的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7913.X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7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祝志良;杨峰;邹渊;蔡金松;杨和平;白先送;陈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01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徐丽娜 |
地址: | 435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变送器 直流电弧炉 补偿导线 测量系统 电偶 电连接 混泥土 支撑墙 标准信号传输 本实用新型 防高温材料 抗干扰能力 输出信号 维护作业 作业安全 接线柱 包扎 外周 墙壁 穿过 转换 支撑 安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电弧炉的炉底温度的测量系统,所述直流电弧炉设置于混泥土支撑墙上,所述测量系统包括电偶、补偿导线、温度变送器和PLC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温度变送器设置在所述混泥土支撑墙外侧的墙壁上;多个所述电偶设置在所述直流电弧炉的炉底,多根所述补偿导线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电偶的接线柱电连接,所述补偿导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混泥土支撑墙并与所述温度变送器电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补偿导线的外周均包扎有防高温材料;所述温度变送器能够接收所述电偶的输出信号并转换为标准信号传输至所述PLC控制系统。该测量系统适合安全维护作业,保证人员的作业安全,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直流电弧炉的炉底温度测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电弧炉的炉底温度的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冶金企业电炉炼钢的发展过程中,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具有电弧稳定,噪音小、电极消耗低等诸多优点而被大量引用。直流电弧炉与交流电弧炉设备的主要区别:增加整流装置、炉顶石墨电极由三根变成一根及增设炉底电极等。其中炉底电极的设置是直流电弧炉的最大特征,炉底电极是直流电弧炉技术的关键,炉底电极的温度检测点是保护炉底电极的关键检测设备,温度检测点具有报警连锁功能。炉底电极温度升高异常时能够及时提醒生产人员及时检查炉底导电镁碳砖的侵蚀程度并及时进行补炉作业,保护炉底电极,炉底电极温度对保证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稳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在现有技术中,仪表箱设置在炉底,在冶炼过程中需要经过加铁水、出钢渣和出钢等工序并且会发生炉壁跑钢等情况,在炉底长期高温(炉底的底壳直接辐射温度为200-240℃,空气环境温度为70-100℃)的环境下炉底温度测量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人员进出炉底不安全,也不方便,空间狭窄,不适合维护作业。
2、补偿导线的线路走向不合理,防高温保护方法不当,补偿导线在遭受环境高温影响下老化,容易被飞溅的钢水、铁水及漏钢钢水烧毁。
3、仪表箱的安装位置不合理,接线端子及温度变送器在遭受环境高温影响下老化损坏速度较快,容易被飞溅的钢水、铁水及漏钢钢水烧毁,接线端子老化速度较快,温度变送器故障较高。
4、温度变送器处于超高功率电弧及高压环境下,受到的外界电磁干扰大,稳定性较差。
5、高温补偿导线型号不当,使用寿命达不到预期要求。
6、传统电偶接线方式容易造成补偿导线老化短路。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直流电弧炉的维修费用高、检修维护难度大以及检修作业安全隐患大,难以满足稳定安全生产要求,因此急需一种直流电弧炉的炉底温度的测量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弧炉的炉底温度的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适合安全维护作业,保证人员的作业安全,使维护作业更为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特殊结构的高温补偿导线、多种防高温材料和电偶接线方式有效的防止了线路老化和短路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电弧炉的炉底温度的测量系统,所述直流电弧炉设置于混泥土支撑墙上,所述测量系统包括电偶、补偿导线、温度变送器和PLC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温度变送器设置在所述混泥土支撑墙外侧的墙壁上;多个所述电偶设置在所述直流电弧炉的炉底,多根所述补偿导线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电偶的接线柱电连接,所述补偿导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混泥土支撑墙并与所述温度变送器电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补偿导线的外周均包扎有防高温材料;所述温度变送器能够接收所述电偶的输出信号并转换为标准信号传输至所述PLC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在上述测量系统中,所述电偶共设置有12个且在所述炉底的外周等距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79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