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铰接式单轨径向转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8367.1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4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蒋咏志;邬平波;曾京;戴焕云;宋烨;高润稼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交智众科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F3/00 | 分类号: | B61F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环交***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框架 单轨列车 导向轮 径向转向架 对角 铰接式 稳定轮 行走轮 延伸杆 斜撑 本实用新型 乘坐舒适性 对角设置 轨道表面 空气弹簧 轮胎磨损 相交点 小曲线 冲角 导轨 减小 铰接 下端 轨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铰接式单轨径向转向架,其包括两个固定框架,两个固定框架上均安装有行走轮,两个固定框架通过两块对角设置的对角斜撑连接,且对角斜撑的相交点铰接;行走轮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安装在固定框架上,两个固定框架上均安装有空气弹簧;两个固定框架上均设置有延伸杆,延伸杆上安装有稳定轮,且稳定轮与导轨的下端接触。本方案运用在单轨列车上,用于辅助单轨列车转向,在单轨列车过小曲线轨道时,大大减小导向轮与轨道表面的冲角,减少轮胎磨损,同时也减少了因为冲击造成的剧烈振动,极大的改善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铰接式单轨径向转向架。
背景技术
单轨交通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能够更好的缓解城市中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其优点有:建造和运营成本低,较高的空间利用率,低噪音,无污染,具有较强的爬坡能力和曲线通过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曲线通过能力强、车轮磨损小的铰接式单轨径向转向架。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铰接式单轨径向转向架,其包括两个固定框架,两个固定框架上均安装有行走轮,两个固定框架通过四块对角设置的对角斜撑连接,且对角斜撑的中心相交点铰接;行走轮两侧的固定框架上均设置有导向轮,两个固定框架上均安装有空气弹簧;两个固定框架上均设置有延伸杆,延伸杆上安装有稳定轮,且稳定轮与导轨的下端接触。
进一步地,两个固定框架为“U”形框架,且两个固定框架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导向轮安装于两个固定框架的两端顶角处。
进一步地,空气弹簧安装于两个固定框架与对角斜撑连接处的两侧。
进一步地,两个行走轮的两端均设置有延伸杆,延伸杆上均安装有稳定轮。
进一步地,两个固定框架分别安装于单轨列车两相邻车厢上。
进一步地,两个固定框架的中央均安装有两个行走轮,两个行走轮同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运用在单轨列车上,用于辅助单轨列车转向,两个固定框架分别安装在两相邻车厢上,行走轮与轨道接触为转向架提供动力,同时也支撑整个车体;导向轮与轨道的侧面接触,为转向架提供导向功能,两个固定框架通过铰接的对角斜撑连接,使转向架前后两部分能够顺着轨道的弯曲相对转动,在单轨列车过小曲线轨道时,大大减小导向轮与轨道表面的冲角,减少轮胎磨损,同时也减少了因为冲击造成的剧烈振动,极大地改善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两个固定框架通过各自的空气弹簧与前后车厢连接,作为二级悬挂减震系统,当列车过曲线时,前后车厢有相对回转,前后两部分的固定框架相对转动,避免了空气弹簧的纵向力过大的情况,提高了空气弹簧的寿命;稳定轮为车厢系统的平稳性提供了保障,两个行走轮两侧均安装有稳定轮,防止车辆颠覆,特别是在小曲线弯道上,对车辆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铰接式单轨径向转向架的正视图。
图2为铰接式单轨径向转向架的俯视图。
图3为铰接式单轨径向转向架过曲线示意图。
其中,1、稳定轮,2、延伸杆,3、导向轮,4、固定框架,5、行走轮,6、空气弹簧,7、对角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交智众科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成都西交智众科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83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铁人员机具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悬挂式单轨转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