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载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0094.4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1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阳;贺永胜;汪涛;徐景茂;陈安敏;孔福利;王启睿;范俊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31/08;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屈服 预应力锚索 减震 本实用新型 系统约束 护筒 限位 系统技术领域 积木式组装 顶端盖板 施工步骤 减震环 下压板 垫墩 受力 橡胶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载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是位于砼垫墩内的动载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包括:屈服系统约束限位护筒、头部屈服系统,位于系统约束限位护筒内的头部屈服系统由顶端盖板、抗动载屈服泡、下压板和橡胶减震环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积木式组装,受力稳定科学。效果显著。不改变现有预应力锚索头部系统的施工步骤和技术,施工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动载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屈服锚索的结构形式,由于预应力锚索索体材料及注浆体的弹性模量较大,极限变形量较小,当岩体较软,变形量较大时,预应力锚索会因受力变形较大而断裂,失去对软弱大变形岩体的加固,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目前在岩土加固技术领域,出现了屈服锚索的结构型式。这种锚索的主体结构仍然是传统的高强度钢绞线,头部仍然是传统的锚具垫墩刚性连接系统,只是在预应力锚索的某一个部位设置屈服装置,根据屈服装置的设置位置,可将屈服锚索区分为外部屈服锚索和内部屈服锚索,外部屈服锚索就是将屈服装置设置在锚索根部,内部屈服锚索就是将屈服装置设置在锚索头部。现有的屈服装置有:滑丝式屈服螺帽,钢珠摩擦屈服装置,胀壳拉模屈服装置,椭圆管状摩擦屈服装置,管缝式摩擦屈服装置,标准挤压屈服套屈服装置,让压泡或管等。
上述这些屈服装置,仅主要适用于静载条件下的岩体加固,且需改变锚索的主体结构,屈服装置与索体的连接及施工标准要求高,麻烦。目前还没有适用于爆炸动载条件下,针对岩体产生大变形的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动载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载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位于砼垫墩内的动载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包括:屈服系统约束限位护筒、头部屈服系统,位于系统约束限位护筒内的头部屈服系统由顶端盖板、抗动载屈服泡、下压板和橡胶减震环组成。
一种动载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所述的顶端盖板为环形圆孔板的防潮防锈处理的钢质加工件,顶端盖板的一面中心部位设置有固定抗动载屈服泡底凹槽,顶端盖板另一面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固定锚板的顶凹槽。
一种动载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所述的抗动载屈服泡为圆泡状结构的防潮防锈处理的钢质加工件,圆泡状结构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为含有圆孔的水平面的环状结构;圆泡状结构轴心线的一周泡壁上均布有同向的屈服条形槽。
一种动载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所述的下压板为环形圆孔板的防潮防锈处理的钢质加工件,下压板的一面中心部位设置有固定抗动载屈服泡底凹槽。
一种动载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所述的橡胶减震环为环形的橡胶减震环,橡胶减震环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固定下压板的腔体;橡胶减震环上中心部位设置有与下压板上对应的相同直径通孔。
顶端环形盖板圆孔、抗动载屈服泡两端水平面上的圆孔、下压板环形板圆孔、橡胶减震环上的通孔的直径相同,上下贯通,以便预应力锚索索体穿过。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本发明的一种动载预应力锚索头部减震屈服系统,其优点如下:
1、头部屈服系统由顶盖板、新型抗动载屈服泡、下压板、减震橡胶环、核心体限位筒等五部分组成,结构合理,积木式组装,受力稳定科学。
2、与现有预应力锚具和垫墩可配套使用,无需对锚具和垫墩进行额外改造和设计。
3、依据不同大小爆炸荷载及所造成的岩石洞壁变形量,设计加工不同的直径和高度的新型抗动载屈服泡,原理简单,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00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