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能效生物质裂解碳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0643.8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7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潘纯炜;孙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普洛代尔机电有限公司;杭州聚能艾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1/06 | 分类号: | C10B1/06;C10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料筒 炉体 平板部 弯板 本实用新型 生物质裂解 点火机构 高能效 燃烧口 碳化炉 内腔 正对 烟囱 生物质碳化 连通炉体 料筒出口 裂解反应 炉体外壁 侧板部 出料管 供空气 进料斗 料筒 开口 体内 延伸 进口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碳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能效生物质裂解碳化炉,包括卧式的炉体、设于炉体下方的点火机构、设于所述炉体的内腔的送料筒、连接送料筒进口的进料斗、连接送料筒出口的出料管以及设于炉体上方的烟囱,所述送料筒的上方设有若干连通炉体的内腔的燃烧口,所述炉体在正对点火机构的位置设有供空气进入的缝隙,所述炉体内还设有一个压火弯板,所述压火弯板具有一个位于燃烧口上方的平板部和从平板部两侧围绕送料筒延伸的侧板部,所述平板部在正对烟囱的位置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压火弯板让火焰靠近送料筒外侧,保证热量足够供应送料筒内部的裂解反应,而且这种结构在工作时还能降低炉体外壁的温度,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碳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能效生物质裂解碳化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是世界上生物质能研究的前沿技术之一。该技术能以连续的工艺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将以木屑等废弃物为主的生物质转化为高品质的易储存、易运输、能量密度高且使用方便的代用液体燃料(生物油),其不仅可以直接用于现有锅炉和燃气透平等设备的燃烧,而且可通过进一步改进加工使液体燃料的品质接近于柴油或汽油等常规动力燃料的品质,此外还可以从中提取具有商业价值的化工产品。相比于常规的化石燃料,生物油因其所含的硫、氮等有害成分极其微小,可视为21世纪的绿色燃料。
生物质裂解技术也可以用来生产固态的焦炭,本公司开发了一种节省加热成本的生物质裂解碳化炉,炉内主要发生两种反应:一是裂解反应,此反应会将生物质有机大分子的分子键打断形成碳,所以是吸热过程;二是燃烧反应,即裂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因为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比裂解反应吸收的热量更多,所以设备中可以无需供热,日夜不停地生产高质量的焦炭。
炉内的两种反应分别在送料筒的内部和外部发生,而燃烧反应主要在送料筒的外部反应。燃烧有一种特性,火焰会朝上,而且外焰处充分燃烧的地方最热。为了防止送料筒内的物料被点燃,送料筒上的燃烧口只能向上设置,可这样势必让外焰远离筒身,热量就会从烟囱处散出,无法有效令送料筒保温。若送料筒得不到充分的加热,那么裂解反应也将停滞,最后就会导致反应停止,生产暂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能效生物质裂解碳化炉,能够使燃烧产生的温度有效得针对送料筒加热,使炉内的反应能够持续进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能效生物质裂解碳化炉,包括卧式的炉体、设于炉体下方的点火机构、设于所述炉体的内腔的送料筒、连接送料筒进口的进料斗、连接送料筒出口的出料管以及设于炉体上方的烟囱,所述送料筒的上方设有若干连通炉体的内腔的燃烧口,所述炉体在正对点火机构的位置设有供空气进入的缝隙,所述炉体内还设有一个压火弯板,所述压火弯板具有一个位于燃烧口上方的平板部和从平板部两侧围绕送料筒延伸的侧板部,所述平板部在正对烟囱的位置设有开口。
具体的,所述送料筒内设有一根螺旋送料轴,所述螺旋送料轴包括轴体和环绕轴体的螺旋片。
具体的,所述炉体依次分为干燥室、预热室、燃烧室和加热室,所述干燥室上设有第一烟囱,所述燃烧室上设有第二烟囱,所述点火机构设于加热室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烟囱的根部设有第一开关装置,所述第二烟囱的根部设有第二开关装置。
具体的,所述炉体的出口高度低于入口高度。
具体的,所述燃烧口的上出口与所述平板部间隔2~3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压火弯板让火焰靠近送料筒外侧,保证热量足够供应送料筒内部的裂解反应,而且这种结构在工作时还能降低炉体外壁的温度,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生物质裂解碳化炉的主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普洛代尔机电有限公司;杭州聚能艾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普洛代尔机电有限公司;杭州聚能艾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0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