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水冷散热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水冷散热模组与水冷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1597.3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1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范牧树;张哲嘉;张昱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张睿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散热流道 水冷排 水冷散热 本实用新型 电子装置 模组 流体连通 整体管路 出水口 进水口 占据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水冷散热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水冷散热模组与水冷排。该水冷排具有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三水箱、第一散热流道组以及第二散热流道组。第一水箱具有一水冷排进水口与一水冷排出水口,且具有一第一高度。第二水箱具有一第二高度,该第二高度小于该第一高度。第一水箱位于第二水箱与第三水箱之间,第一散热流道组形成于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并具有一第一宽度,第二散热流道组形成于第一水箱与第三水箱之间并具有一第二宽度,该第二宽度大于该第一宽度。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三水箱、第一散热流道组与第二散热流道组之间形成流体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兼顾整体管路的配置并减少所占据的空间,以利于在狭小的环境中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水冷散热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水冷散热模组与水冷排,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一电脑系统中能减少其所占空间并同时保有良好散热功效的电子装置及其水冷散热模组与水冷排。
背景技术
在科技的进步与普及下,各种电子装置或电脑设备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笔记型电脑、桌上型电脑、网络服务器等。一般来说,这些产品内部的电子元件在运作时都会提升温度,而高温容易造成元件的损坏。因此,散热机制便是这些电子产品相当重要且必须的设计。一般的散热设计中,除了以风扇提供气流进行对流冷却,或是以特殊材质的散热单元进行贴附而产生传导降温之外,水冷式机制亦是一种有效而常见的散热设计。
水冷式散热的原理简单来说,一般是以液体(例如水或冷却剂)作为散热媒介,并利用一个持续运作的水泵或帮浦在所应用的系统内形成不断的循环。液体在密闭的管路内流动,而这些管路则分布至系统内的各电子元件(例如中央处理单元)的表面上。当温度相对较低的液体流经这些温度相对较高的电子元件时,便会吸收其热量以减缓其温度的升高。接着,再随着管路对外界或其他散热机制进行热交换来释放热量以降低液体温度,并再使液体重新回到系统内进行循环与散热。
举例来说,现今影像显示技术在相关显示卡或显示处理芯片等产品拥有强大的运算及影像处理能力之下,其影像的品质是不断地在提升,尤其是针对桌上型电脑的主机内的显示卡与显示处理芯片。相应地,这些产品在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而造成温度上升。因此,目前技术针对这些产品通常搭配设置有独立所属的散热模组(可包括气冷式和水冷式机制),以避免高温使其影像显示异常或损坏相关元件。
然而,由于一般主机的内部空间有限,只能以所设置的环境的空间加以利用,且水冷式散热管路的流入与流出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厚度或体积,使得此类散热模组的设计相当不易。是故,如何设计出具有良好散热功效的水冷散热结构,还能同时兼顾整体管路的配置和减少所占据的空间以利于在狭小的环境中进行设置,便为本实用新型发展的主要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水冷散热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水冷散热模组与水冷排,其中水冷排具有更佳的散热效果,水冷散热模组能有效兼顾整体管路的配置和减少所占据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在例如电脑系统中应用与设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冷排,包括:一第一水箱、一第二水箱、一第三水箱、一第一散热流道组以及一第二散热流道组。该第一水箱具有一水冷排进水口与一水冷排出水口,且该第一水箱具有一第一高度。该第二水箱具有一第二高度,该第二高度小于该第一高度。该第一水箱位于该第二水箱与该第三水箱之间。该第一散热流道组形成于该第一水箱与该第二水箱之间,且该第一散热流道组具有一第一宽度。该第二散热流道组形成于该第一水箱与该第三水箱之间,且该第二散热流道组具有一第二宽度,该第二宽度大于该第一宽度。该第一水箱、该第二水箱、该第三水箱、该第一散热流道组与该第二散热流道组之间形成流体连通。
较佳地,该水冷排进水口用以连接于一水冷头,该水冷排出水口流体连通于一水泵,该水泵流体连通于该水冷头,用以循环输送一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1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散热式内存条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