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疏水外露型聚乙烯丙纶卷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2569.3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3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禹红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5/10 | 分类号: | E04D5/10;B32B27/32;B32B27/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02 天津市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纶无纺布 疏水 聚乙烯丙纶卷材 本实用新型 外露型 片材 产品表面 从上到下 复合卷材 摩擦系数 依次设置 粘结问题 粗糙度 抗老化 卷材 无毒 复合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疏水外露型聚乙烯丙纶卷材,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疏水抗老化涂层、丙纶无纺布、LLDPE片材、丙纶无纺布。本实用新型设置丙纶无纺布增加了卷材的抗拉强度,无毒、无味而且环保,通过与LLDPE片材的复合,增加了产品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产品的摩擦系数,并使复合卷材的粘结问题得以解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屋面、外墙以及露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疏水外露型聚乙烯丙纶卷材。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尺寸、强度等限制,房屋的热环境质量差,屋顶、地面及开口缝隙等部位漏雨漏水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科技的发展,高分子材料的出现,建筑材料在质和量上有了极大的提高,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应用至今已有十几年,在这十几年中,对卷材的防水性能、产品质量及胶粘材料等问题出现了较大的争议。尤其2000年以后,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以其设备投资少、生产工艺简单、产品价格低廉等特点,在国内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由于这种材料市场占有份额大,工程应用面广,带来的问题也相应较多。聚乙烯丙纶卷材具有上下表面粗糙,无纺布纤维呈无规则交叉结构,形成立体网孔,适合多种材料粘合,尤其与水泥材料在凝固过程中直接粘合,只要无明水便可施工,其综合性能良好,抗拉强度高,抗渗能力强,低温柔性好,膨胀系数小,易粘结。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绿色环保产品。其缺点是产品耐热性稍差,丙纶无纺布裸露在外面容易老化,降解,耐水性差、耐久性差,防水效果大打折扣。另外,这种材料不能外露,需做保护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疏水外露型聚乙烯丙纶卷材,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疏水外露型聚乙烯丙纶卷材,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疏水抗老化涂层、丙纶无纺布、LLDPE片材、丙纶无纺布。疏水抗老化涂层充分利用了紫外光固化涂料层的涂膜光学性能好,交联密度高、固化收缩率低、极高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耐老化性;丙纶无纺布充分利用了抗拉强度,无毒、无味而且环保;LLDPE片材充分利用了其本身的高延伸性、不透水性、耐寒性等特点。LLDPE片材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进一步的,疏水抗老化涂层喷涂在丙纶无纺布与LLDPE挤压复合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疏水抗老化涂层为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层,其厚度为0.5-0.7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层为UV1300或UV1690。
进一步的,丙纶无纺布的克重为57-67克/m2,拉力≥80N/50mm,断裂延伸≥100%
进一步的,所述LLDPE片材的厚度为0.5-0.7毫米。
进一步的,卷材整体厚度为1.5-2.0毫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疏水外露型聚乙烯丙纶卷材,具有以下优势:
设置疏水抗老化涂层成膜后能与底材形成牢固的结合力,使其可持续长久地对卷材表面的耐磨耐腐蚀耐老化能力提供保护,稳定致密的涂膜可阻断环境对被涂覆表面的侵蚀,从而提高被涂覆表面的耐蚀耐老化能力,解决了聚乙烯丙纶卷材可以长期外露使用;设置丙纶无纺布增加了卷材的抗拉强度,无毒、无味而且环保,通过与LLDPE片材的复合,增加了产品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产品的摩擦系数,并使复合卷材的粘结问题得以解决;设置LLDPE片材主要提拱了卷材胶膜高延伸性、不透水性、耐寒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聚乙烯丙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禹红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禹红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25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