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暖风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车辆暖风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2674.7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6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辉;吕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暖风系统 管路连接装置 插头 快插接头 集成式 通气 本实用新型 进水管 通气管 暖风 对插连接 接头连接 连接管路 排气效率 装配方便 装配效率 管夹 排气 连通 气管 接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暖风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车辆暖风系统及车辆。其中,用于车辆暖风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包括:暖风进水管、通气管和集成式通气快插接头,集成式通气快插接头包括快插插头及与快插插头相连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快插插头、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第一接头连接暖风进水管,第二接头连接通气管,快插插头用于与暖风系统的其他部件对插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车辆暖风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采用集成式通气快插接头连接管路,装配方便,装配效率高;并可减少管夹的使用数量,从而减轻产品重量;还可将通气管设置在暖风系统的最高点,从而提高暖风系统的排气效率,且排气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暖风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一种包括该管路连接装置的车辆暖风系统和一种包括该车辆暖风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暖风系统的车辆,由于整车布置原因,暖风系统中的进水管处于暖风系统的最高点,为了保证暖风系统在加注冷却液时排气通畅,需要在暖风进水管上增加通气管,现有方案结构为:在暖风进水管上增加三通,通过三通连接通气管,通气管连接膨胀水箱,由于布置限制,通气管不在最高点。
现有方案存在以下缺点:1)管路中管夹数量较多,重量较大,不利于产品的轻量化发展趋势;2)由于通气管不在最高点,排气效率不高,且排气不彻底;3)装配复杂,并且装配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暖风系统管路中管夹数量多重量大的问题、暖风系统排气效率低且排气不彻底的问题、以及暖风系统装配复杂且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第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暖风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第二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用于车辆暖风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的车辆暖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第三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用于车辆暖风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或包括上述车辆暖风系统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暖风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包括:暖风进水管;通气管;和集成式通气快插接头,包括快插插头及与所述快插插头相连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快插插头、所述第一接头及所述第二接头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暖风进水管,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通气管,所述快插插头用于与所述暖风系统的其他部件对插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车辆暖风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暖风进水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接头外侧且两者通过卡箍紧固;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接头外侧且两者通过卡箍紧固。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快插插头包括插接端及与所述插接端相背设置的连接端,所述第一接头连接在所述连接端、且向背离所述插接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在所述快插插头的侧部,所述第二接头的轴线与所述快插插头的轴线具有夹角。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的轴线和所述快插插头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接头向远离所述插接端、且靠近所述第一接头的方向延伸。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快插插头包括第一环状侧壁段、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环状侧壁段和所述第一接头之间的第二环状侧壁段,所述第二环状侧壁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环状侧壁段的外径且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台阶,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在所述第二环状侧壁段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快插插头包括插接端及与所述插接端相背设置的连接端,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均连接在所述连接端,且所述第一接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接头的轴线具有夹角或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26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