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扣安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3397.1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6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辉;侯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扣 工具主体 卡扣安装工具 导向孔 容纳槽 按压 推杆 本实用新型 狭小空间 驱动端 推动端 装配 安装工具 不便问题 插入工具 设计空间 生产效率 手动装配 轴线方向 呈柱状 推动卡 孔位 脱出 容纳 通用 延伸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扣安装工具,包括:工具主体,整体呈柱状结构,工具主体内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孔和与导向孔相连通用于容纳卡扣的尾部的容纳槽;推杆,包括位于工具主体外的驱动端和位于工具主体内并能沿着导向孔的轴线往复运动的推动端,且推动端在驱动端被按压时推动卡扣的尾部脱出容纳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扣安装工具,只需将卡扣的尾部插入工具主体的容纳槽内,然后利用卡扣安装工具将卡扣置于狭小空间的孔位处,再按压推杆将卡扣尾部推出,即可将卡扣装配到位,从而解决了狭小空间对手动装配卡扣造成的限制,有效弥补了因设计空间造成的装配不便问题,缩短了生产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卡扣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代化汽车装配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卡扣进行连接。卡扣的安装过程通常依靠工人手工进行装配,用手拾取卡扣,将卡扣对准相应孔位后用力将其按入到孔位中。但是,对于安装空间狭小的卡扣而言,由于空间限制,导致装配非常不便,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狭小空间内对卡扣进行安装,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卡扣安装工具。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扣安装工具,包括:工具主体,整体呈柱状结构,所述工具主体内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孔和与所述导向孔相连通用于容纳卡扣的尾部的容纳槽;推杆,包括位于所述工具主体外的驱动端和位于所述工具主体内并能沿着所述导向孔的轴线往复运动的推动端,且所述推动端在所述驱动端被按压时推动所述卡扣的尾部脱出所述容纳槽。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卡扣安装工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扣安装工具还包括:夹紧结构,设置在所述工具主体内,用于夹紧所述卡扣的尾部,以限制所述卡扣的尾部脱出所述容纳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紧结构包括弹性夹紧部,所述弹性夹紧部能够沿所述导向孔的径向方向发生弹性变形,且其弹性变形量在所述卡扣的尾部进入所述容纳槽的过程中逐渐增大;其中,所述弹性夹紧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夹紧部沿所述导向孔的周向方向排布,用于包围并夹紧所述卡扣的尾部;或者,所述弹性夹紧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弹性夹紧部能够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相配合以夹紧所述卡扣的尾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具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纳槽相连通的限位槽,所述弹性夹紧部包括整体沿所述导向孔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弹簧丝,所述弹簧丝的中部向内弯折形成折弯部,所述弹簧丝的两端分别限位在所述限位槽内,且至少一端能够沿着所述导向孔的轴线方向相对所述工具主体运动,使所述折弯部能够沿着所述导向孔的径向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所述折弯部用于夹紧所述卡扣的尾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丝的两端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相贴合,所述弹簧丝靠近所述导向孔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的底壁之间设有避让间隙;和/或,所述折弯部靠近所述弹簧丝远离所述导向孔的一端;和/或,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容纳槽的连通部位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弹簧丝与所述导向斜面相贴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夹紧部包括压片和至少一个弹簧,所述压片用于夹紧所述卡扣的尾部,所述弹簧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导向孔的径向方向,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压片背离所述卡扣的尾部的壁面相连,另一端限位在所述工具主体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工具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纳槽相连通的安装缺口,所述弹性夹紧部由所述安装缺口装入所述工具主体内,所述卡扣安装工具还包括与所述安装缺口相适配的封堵件,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工具主体相连,用于封堵所述安装缺口并压设在所述弹性夹紧部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工具主体相粘接;或者,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工具主体采用紧固件连接;或者,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工具主体相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3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