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中地板前横梁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4735.3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2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魁;孙志强;田小慧;张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南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2D21/15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张沪玲 |
地址: | 2144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型腔 筋条 地板前横梁 内表面 上空腔 下空腔 对称 汽车 汽车正面碰撞 本实用新型 安全性能 侧面撞击 平均分割 上下表面 上下空腔 外力破坏 外力撞击 加强筋 支板 传递 延伸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中地板前横梁,包括矩形型腔,所述矩形型腔的上下表面向右延伸形成支板,加强筋将矩形型腔平均分割成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上空腔的左右内表面对称设有上筋条,所述下空腔的左右内表面对称设有下筋条。当受到来自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外力时,上下空腔能抵御外力撞击,同时通过上下筋条实现力的传递,从而实现在受到正面和侧面撞击时均不容易被外力破坏,从而保证汽车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中地板前横梁。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驾驶安全性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汽车的整车安全性能是反映汽车设计水平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也是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关键因素。在交通事故中,汽车受到正面撞击和侧面撞击的概率非常高,如何在汽车受到正面和侧面撞击时保证乘员的安全尤为重要。其中,汽车中地板前横梁除了用于安装汽车内的一些部件以外,其传递正面和侧面碰撞力的作用也很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中地板前横梁,强度高,通过上下空腔及上下筋条在汽车碰撞过程中抵御正面外力的撞击和实现侧碰力的传递,能够保证汽车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中地板前横梁,包括矩形型腔,所述矩形型腔的上下表面向右延伸形成支板,加强筋将矩形型腔平均分割成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上空腔的左右内表面对称设有上筋条,所述下空腔的左右内表面对称设有下筋条。
优选的,所述上筋条与下筋条厚度相等,且所述上筋条的宽度小于下筋条的宽度。
优选的,两个上筋条之间的距离为两个下筋条之间距离的2倍。
优选的,所述上筋条与上空腔上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是所述下筋条与下空腔下内表面之间距离的1/2。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与上筋条、下筋条的厚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受到来自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外力时,上下空腔能抵御外力撞击,同时通过上下筋条实现力的传递,从而实现在受到正面和侧面撞击时均不容易被外力破坏,从而保证汽车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支板1;加强筋2;上空腔3;下空腔4;上筋条5;下筋条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中地板前横梁,包括矩形型腔,所述矩形型腔的上下表面向右延伸形成支板1,所述矩形型腔的上下表面为矩形的短边,加强筋2将矩形型腔平均分割成上空腔3和下空腔4,所述上空腔3的左右内表面对称设有上筋条5,所述下空腔4的左右内表面对称设有下筋条6。上筋条5和下筋条6在分别保证上空腔3和下空腔4高强度的同时,还能对撞击力进行传递,对撞击力进行缓冲。
所述上筋条5与下筋条6厚度相等,且所述上筋条5的宽度小于下筋条6的宽度。
两个上筋条5之间的距离为两个下筋条6之间距离的2倍。
所述上筋条5与上空腔3上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是所述下筋条6与下空腔4下内表面之间距离的1/2。该位置的限定,对容易出现撞击力的部位进行了有效加强保护,进而提高了中地板前横梁的使用寿命。
所述加强筋2的厚度与上筋条5、下筋条6的厚度相等。
当受到来自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外力时,上下空腔能抵御外力撞击,同时通过上下筋条实现力的传递,从而实现在受到正面和侧面撞击时均不容易被外力破坏,从而保证汽车的安全性能。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南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南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4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动式卡丁车挡泥机构
- 下一篇:一种房车车板减震降噪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