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成像显示技术进行预布线的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5203.1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6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柴可夫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5/02 | 分类号: | G09B5/02;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运算处理单元 人机操作单元 本实用新型 成像单元 成像显示 辅助系统 布线 投影 远程监控技术 成像技术 人机交互 数据计算 数据交换 数据通信 数据转换 投影显示 图像信号 线路连接 电连接 图纸 图像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远程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成像显示技术进行预布线的辅助系统,包括中央运算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中央运算处理单元电连接的人机操作单元和成像单元,人机操作单元用于操作人员与中央运算处理单元的数据交换、人机交互,成像单元用于接收中央运算处理单元发出的图像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图像进行投影显示,中央运算处理单元用于数据计算、数据转换、数据通信以及图纸转换。本实用新型利用成像技术,将整个线路逐一投影在操作台上,操作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根据投影的线路逐一进行连接,提高了线路连接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布线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成像显示技术进行预布线的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线束是由多种线缆加工在一起的线缆,承担着信号和电力传输的重要作用,线束质量直接关系着电气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大型线束加工环节中面临着线束数量大、种类多、结构复杂的情况,因此对线束的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电子设备线束制造时,一般采用钉板的方式进行加工。根据线束的长度、插件型号以及线束的走向,通过符号化设计组成可以指导线束制造的设计图样。钉板图是线缆束制造的常用形式。目前,电子设备整机电气互联线束的生产制作工艺如下:首先根据设备的电路连接关系以及设备的几何尺寸设计出具有线缆接线关系以及线束形状几何尺寸的钉板图;然后将线束钉板图以1:1的比例打印出来,铺设在木板或其他便于钉钉材料的平面上,在钉板图上线束分支、折弯处使用钉钉子等类似方式对线束进行定位并固定;最后将每根导线按照接线关系以及形状几何尺寸在钉板图上逐一敷设,形成整机设备电气互联的线束。这种传统的线束制作工艺生产效率较低,存在着纸张打印等资源浪费现象,并且用于线束定位与固定的钉子易刮伤导线的外层绝缘护套,容易为设备产品留下质量隐患。
当前,大型复杂的线束布线过程主要是通过手工进行处理。一般是将线束的1:1图纸铺设到工作台面上,布线时工人需先根据图纸搜索布线路径,并根据工艺信息确定线缆型号后方可开始布线。由于大型复杂线束中线路的数量十分巨大,工人寻找一条完整线路将消耗大量的时间,且对工人的识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效率十分低下,出错率较高。
目前的图纸铺设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利用图纸作为模板进行线路的连接,当线路连接较复杂时,线路容易将图纸覆盖,无法看清图纸,对后面的线路连接造成困扰;
2、图纸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磨损以及图纸不清晰的问题,因此图纸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对图纸进行更换,而图纸一般按照1:1进行绘制,每次更换都会浪费大量的图纸,造成资源的浪费。
3、图纸上一次绘制整个线路,但在连线时通常时逐根进行连接,图纸上过多的线路造成连线的困扰,容易产生连线错误,影响后期的使用。
4、线路连接结束没有相应的检测以及记录,无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5、由于每个线路所用的线缆不同,因此每连接一根线缆都需要对其进行挑选,在增加工作量的同时还使得选线更容易出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成像显示技术进行预布线的辅助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线路连接容易出错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测控单元,进一步的还解决了线路连接完后检测反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成像显示技术进行预布线的辅助系统,包括:中央运算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中央运算处理单元电连接的人机操作单元和成像单元。
所述人机操作单元用于操作人员与中央运算处理单元的数据交换、人机交互。
所述成像单元用于接收中央运算处理单元发出的图像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图像基于图纸按照1:1的比例进行显示。
所述中央运算处理单元用于数据计算、数据转换、数据通信以及图纸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柴可夫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柴可夫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5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心理学教学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信息化教学的无线手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