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神经科查体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5265.2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2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桂梅;刘新;刘影刚;张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鞍钢急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9/00 | 分类号: | A61B9/00;A61B5/107;A61B5/00;A61B3/10 |
代理公司: | 21224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臂 锤体 本实用新型 锤头 锤尾 挡块 扣锤 顶端铰接 交叉铰接 螺纹连接 直臂表面 携带 刻度线 神经科 便携 底端 滚轮 尖脚 针刺 直臂 平行 相抵 电池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神经科查体工具,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交叉铰接成剪子状,第一支臂的顶端铰接扣锤,第二支臂的顶端设有针刺滚轮,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底端为尖脚,扣锤包括锤头、锤体、锤尾帽,锤头、锤体、锤尾帽依次螺纹连接,锤体前端设有LED灯珠,锤体内设有电池,锤体外表面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下部为直臂,直臂表面均设有刻度线。所述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内侧均设有挡块,当两挡块相抵靠时,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下部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集多种查体工具为一体,具有多种查体功能,方便携带携带,有助于快速查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神经科查体工具。
背景技术
神经系统疾病涉及较为广泛且复杂,既有视觉系统还有痛觉和运动系统以及深反射的表现。神经系统疾病的体格检查需要包括瞳孔的对光反射、针刺觉和腱反射等检查,分别对应的检查工具有手电筒、大头针、和叩诊锤。每次神经系统疾病查体时,神经科医师需要依次拿出上述三种工具到病床前或者诊室内。每种查体工具体积庞大,携带起来有些拖累笨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神经科查体工具,具有多种神经查体功能,方便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神经科查体工具,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交叉铰接成剪子状,第一支臂的顶端铰接扣锤,第二支臂的顶端设有针刺滚轮,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底端为尖脚,扣锤包括锤头、锤体、锤尾帽,锤头、锤体、锤尾帽依次螺纹连接,锤体前端设有LED灯珠,锤体内设有电池,锤体外表面设有控制开关。
所述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下部为直臂,直臂表面均设有刻度线。
所述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内侧均设有挡块,当两挡块相抵靠时,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下部相互平行。
所述的电池为纽扣电池。
所述的锤头前端为像胶体。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集多种查体工具为一体,具有多种查体功能,方便携带携带,有助于快速查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扣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支臂1、第二支臂2、扣锤3、针刺滚轮4、刻度线5、尖脚6、挡块7、锤头8、锤体9、锤尾帽10、LED灯珠11、纽扣电池12、控制开关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一种便携神经科查体工具,包括第一支臂1、第二支臂2,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交叉铰接成剪子状,第一支臂1的顶端铰接扣锤3,第二支臂2的顶端设有针刺滚轮4,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的底端为尖脚6。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的下部为直臂,直臂表面均设有刻度线5。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内侧均设有挡块7,当两挡块7相抵靠时,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的下部直臂相互平行。
扣锤3包括锤头8、锤体9、锤尾帽10,锤头8、锤体9、锤尾帽10依次螺纹连接,锤头前端为像胶体。锤尾帽10与第一支臂铰接。
锤体9前端设有LED灯珠11,锤体9内设有纽扣电池12,锤体9外表面设有控制开关13。控制开关13为滑动式。
上述工具可以对光反射、针刺觉和腱反射等检查,缩减体积,便于携带,使用简便。
上面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鞍钢急救中心),未经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鞍钢急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52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