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气回收与安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5703.5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9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步云;李倩;王啸天;徐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明炬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位 内环 弧形筋 浮块 吸盘 安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环形固定板 顶端焊接 氧气回收 盖板 反应罐 圆盘管 支撑腿 圆杆 圆管 漏斗 焊接 等距离分布 滑动连接 螺栓固定 圆周外壁 控制箱 上表面 下表面 底端 卡接 内壁 通孔 氧气 漂浮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气回收与安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液位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端焊接有反应罐,所述反应罐的顶端嵌装有圆管,且圆管的顶端焊接有盖板,盖板的下表面焊接有圆杆,所述液位的表面漂浮有与圆杆形成滑动连接的浮块,且浮块的顶端卡接有环形固定板,所述环形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内环,且内环的圆周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弧形筋肋,内环通过弧形筋肋固定有圆盘管,所述圆盘管的内壁、内环的外圈与弧形筋肋的接触面处均开有通孔。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浮块的数量来控制漏斗吸盘的底端与液位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让漏斗吸盘与液位处于最合适的距离,加快对液位表面生成的氧气的吸收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气回收与安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高浓度难生化降解含氮有机废水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中富余氧气回收和控制提出了严格要求。虽然目前已经出现了少量高浓度难生化降解有机废水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但尚未有效解决氧气高效、连续、稳定地回收利用问题。
因为在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氧气的生成是一种缓慢连绵的过程,并且氧气生成过后夹杂在废水的表面其他气体之中,在高温高压下若不及时将氧气抽出,会与液体表面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对于液体的提纯再次加大难度,现如今虽然有用于反应罐废气快速排出的装置,但是未见有用于高浓度难生化含氮有机废水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中氧气回收控制方法因此就需要一种适用与它的专业化氧气回收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氧气回收与安全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氧气回收与安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液位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端焊接有反应罐,所述反应罐的顶端嵌装有圆管,且圆管的顶端焊接有盖板,盖板的下表面焊接有圆杆,所述液位的表面漂浮有与圆杆形成滑动连接的浮块,且浮块的顶端卡接有环形固定板,所述环形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内环,且内环的圆周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弧形筋肋,内环通过弧形筋肋固定有圆盘管,所述圆盘管、内环和弧形筋肋均为内设空腔的矩形管结构,且圆盘管的内壁、内环的外圈与弧形筋肋的接触面处均开有通孔,所述圆盘管、内环和弧形筋肋的下表面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且开口向下的漏斗吸盘,所述控制箱内分别设有控制器和真空泵,且真空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软管。
优选的,所述反应罐的圆周内壁靠近下半部分预留有螺纹槽,且反应罐的圆周外壁预留有螺旋筋肋。
优选的,所述反应罐的外壁靠近顶端插接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中部预留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环形固定板的下表面靠近圆周边缘处均预留有凸块,且浮块的上表面靠近凸块的下方预留有与之相适配的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漏斗吸盘的下表面开口处均嵌装有金属环,且金属环的中间设有不锈钢金属网。
优选的,所述反应罐的内壁靠近顶端嵌装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内环的外壁焊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软管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回收与安全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浮块和漏斗吸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浮块的数量来控制漏斗吸盘的底端与液位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让漏斗吸盘与液位处于最合适的距离,加快对液位表面生成的氧气的吸收速度。
2.通过设置在漏斗吸盘上的不锈钢金属网,使得漏斗吸盘在吸气的过程中防止将杂物吸入漏斗吸盘中将漏管堵塞,保证了抽气的顺利进行,漏斗吸盘处于悬空状态,不会与液体产生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明炬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明炬气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5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藻治理工程用二氧化氯发生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低压分离式臭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