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缆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7369.7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4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白清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中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24 | 分类号: | B65H7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34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电缆 绕线装置 支撑底座 转动轴 弧板 绕线 收放 垂直设置 支撑板 电缆 本实用新型 伸缩件一端 转动轴外壁 电缆收放 技术要点 径向移动 均匀设置 现有装置 相对设置 一端设置 柔软度 上表面 伸缩件 外壁 驱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绕线装置,其涉及电缆收放领域,旨在解决现有装置不能收放多种电缆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支撑底座和相对设置在支撑底座上表面的支撑板,还包括一端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在转动轴外壁上沿转动轴半径延伸的若干伸缩件、垂直设置在伸缩件一端的绕线弧板以及设置在支撑底座一侧用于驱动绕线弧板沿转动轴径向移动的收放组件,所述绕线弧板外壁的两端垂直设置有限位板,达到了同一电力电缆绕线装置收放多种柔软度不同的电缆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收放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力电缆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而且不同粗细的电缆所能承受的弯曲强度不同。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1297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电缆绕线装置,其技术要点是:车轮与车轮转动杆相连接,车轮转动杆与底支架相连接,支柱与底支架相连接,支杆与底支架相连接,支座与底支架相连接,转动固定轴与转动固定座相连接,转动固定座与支杆相连接,紧定螺钉与固定座相连接,横杆与支杆相连接,挡板Ⅰ与转动固定轴相连接,挡板Ⅱ与转动固定轴相连接,圆柱杆与挡板Ⅱ相连接,圆柱杆与挡板Ⅲ相连接,手扶杆与支柱相连接。
但是此实用性的圆柱杆固定,其绕线半径固定,所能设配的不同柔软度的线缆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缆绕线装置,具有灵活调节绕线弧板相对于转动轴距离,以适用于不同柔软度电缆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电缆绕线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和相对设置在支撑底座上表面的支撑板,还包括一端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在转动轴外壁上沿转动轴半径延伸的若干伸缩件、垂直设置在伸缩件一端的绕线弧板以及设置在支撑底座一侧用于驱动绕线弧板沿转动轴径向移动的收放组件,所述绕线弧板靠近收放组件的一端垂直设置有限位板。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收放组件改变绕线弧板相对于转动轴的距离,对于柔软度不好的电缆,承受的弯折程度较小,将绕线弧板远离转动轴,对于柔软度较好的电缆,承受的弯折程度较大,可将绕线弧板靠近转动轴,达到了简便调节绕线弧板相对于转动轴距离,以适用于不同柔软度的电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放组件包括设置在转动轴两端的固定圆板一和固定圆板二、设置在固定圆板一圆周壁上向圆心延伸的若干滑移槽、滑移设置在滑移槽内的滑移柱、设置在支撑底座靠近固定圆板一一端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驱动组件和滑移柱之间的联动组件,所述滑移柱伸出滑移槽的一端与绕线弧板的侧壁固定连接,还包括沿半径方向贯穿设置在固定圆板二上的腰型槽和设置在绕线弧板一端在腰型槽内滑移的限位块一。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通过联动组件使滑移柱在滑移槽内移动,进而绕线弧板相对于转动轴运动,同时限位块一在腰型槽内移动,对绕线弧板进行限位,使绕线弧板只能沿转动轴的径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驱动电机和设置在驱动电机驱动端的驱动轴。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转动带动驱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联动组件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驱动轴一端与驱动轴半径相等的联动轴一、设置在联动轴一和驱动轴之间用于控制联动轴一和驱动轴同步转动的固定件、设置在联动轴一穿过支撑板一端的联动齿轮一、与联动齿轮一啮合的若干联动齿轮二、设置在联动齿轮二远离联动轴一一端的联动轴二、设置在联动轴二伸进滑移槽内一端的联动齿轮三以及设置在滑移柱侧壁上与联动齿轮三啮合的联动齿,若干所述联动齿轮三在滑移柱的同侧,若干所述联动齿轮三位于与固定圆板一同心的圆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中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中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73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