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隔爆压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7506.7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3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牟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尔森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6 | 分类号: | G01L19/06;G01L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套筒 转接 充油管 隔爆 管座 本实用新型 压力传感器 粉尘杂质 过滤装置 芯片 电气连接通道 参考通道 测量数据 大气通道 隔离膜片 过滤空气 上端面 水分子 传感器 导通 结露 空腔 排出 外周 焊接 堵塞 侧面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型隔爆压力传感器,包括管座、转接台、焊接套筒和过程接头,在所述管座上设有第一充油管道、第二充油管道和芯片,所述第二充油管道与所述芯片上端面导通,所述转接台一端设于所述焊接套筒内,另一端设于所述过程接头内,在所述转接台一端设有隔离膜片,所述焊接套筒套设于所述管座和所述转接台的外周,所述焊接套筒的一端设于所述过程接头的空腔内,在所述焊接套筒上设有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可过滤空气中的水分子和粉尘杂质,以避免低温结露和粉尘杂质堵塞大气通道,确保芯片背压端良好通大气,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由于传感器完全焊接,大气参考通道直接从侧面排出,不经过电气连接通道,所以具有隔爆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小型隔爆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能感受压力信号,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的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对于在易燃易爆场合中存在易燃下使用传感器,为了避免发生爆炸,通常选择具备防爆要求的产品。在防爆时将易燃气体隔离开来,避免爆炸的危险与可能。
目前,公知的小型压力传感器在使用时一方面需要通过密封件进行封装,以免在使用过程中传感器中的电路板等出现短路故障时产生火花导致与空气中的易燃易爆气体发生爆炸,另一方面,压力传感器为实现测量压力的功能,在压力传感器的一端需要与空气联通,现有的传感器采用的结构为在对应芯片和电路板电路连接的壳体位置上开设通孔,这就导致电连接和大气通道相连通,无法与易燃气体隔离,从而无法实现隔爆的功能,因此如何既满足压力传感器密封的要求又要实现与大气相通的功能称为目前传感器研究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小型压力传感器因密封方式带来的防爆功能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焊接并具有隔爆功能的压力传感器。
一种小型隔爆压力传感器,包括管座、转接台、焊接套筒和过程接头,在所述管座上设有第一充油管道、第二充油管道和芯片,所述第二充油管道与所述芯片上端面导通,所述转接台一端设于所述焊接套筒内,另一端设于所述过程接头内,在所述转接台一端上设有隔离膜片,所述焊接套筒套设于所述管座和所述转接台的外周,所述焊接套筒的一端设于所述过程接头的空腔内,在所述焊接套筒上设有过滤装置。
在所述管座内还设有负腔横孔油道,所述负腔横孔油道一端与所述第二充油管道相通,在所述转接台内设有正腔油道,所述正腔油道的一端与所述隔离膜片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充油管道相导通,在所述正腔油道与所述第一充油管道内设有均匀分布的导压介质。
所述第一充油管道和所述正腔油道形成密闭的正压油道,所述芯片的下端面与所述正压油道相导通,所述芯片的上端面通过所述第二充油管道、所述负腔横孔油道与外部大气压相导通。
较佳的,所述导压介质可以是硅油、氟油、植物油。
较佳的,在所述转接台的另一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正腔油道的另一端相连。
较佳的,在所述焊接套筒的内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管座和所述转接台的外径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负腔横孔油道相连。
较佳的,在所述隔离膜片的两端还设有膜片焊环。
较佳的,所述隔离膜片上设有波浪形的凹槽。
较佳的,所述管座与所述转接台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尔森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尔森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7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