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内静脉置管维护枕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8322.2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1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盛贵箫;沈梅芬;李彩霞;沈芳;於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袁丽花 |
地址: | 2151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内静脉 背枕 头枕 置管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可上下移动 颈部凹槽 消毒 维护 皮疹 长度可调节 穿刺部位 二次污染 颈后部 红肿 肩部 抬高 暴露 观察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颈内静脉置管维护枕,包括底座、头枕和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背枕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头枕与所述背枕之间设置有长度可调节的颈部凹槽。本实用新型颈内静脉置管维护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抬高患者的肩部和头部,使患者卧于仰伸位,可以清楚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皮疹等,有利于充分暴露消毒范围。颈部凹槽的设置,使得消毒范围可达颈后部,可以充分保证消毒范围,降低了维护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内静脉置管维护枕。
背景技术
颈内静脉置管广泛应用于手术、血液透析、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中,由于留置的时间长,因此需要定期换药维护。维护包括消毒更换敷料、更换肝素帽或无针正压接头、冲管、封管。维护过程中除准备必备消毒药品、更换的材料,更重要的是充分暴露换药部位。
颈内静脉穿刺和插管的部位常选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或稍上方,也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或在该肌的两头之间的三角形间隙内进行,置管位置特殊,平卧位难以完全暴露消毒部位。另外,也会由于患者自身原因,如肥胖患者颈部短粗、颈部皮肤皱褶或疾病原因昏迷、虚弱等患者无法完全暴露消毒部位,消毒难度增加,影响医护人员的静脉维护工作。
由于消毒过程中不能很好观察穿刺部位的炎症反应情况,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会大大增加。另外在固定过程中导管容易移位、贴膜易皱褶卷边,不仅会增加感染几率,还会增加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卧床患者的颈内静脉置管维护枕,能够有效暴露换药部位,便于换药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内静脉置管维护枕,包括底座、头枕和背枕,所述头枕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背枕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头枕与所述背枕之间设置有长度可调节的颈部凹槽。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头枕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动支架,所述头枕安装在所述第一电动支架上,所述第一电动支架可相对于所述底座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支架连接在所述颈部凹槽上,所述第二电动支架可相对于所述底座左右移动。
优选的,所述颈部凹槽的底部由两块可开合的底板组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支架拉长移动时,所述颈部凹槽的两块底板打开;所述第二电动支架回缩时,所述颈部凹槽的两块底板合并。
优选的,所述背枕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动支架,所述背枕安装在所述第三电动支架上,所述第三电动支架可相对于所述底座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背枕包括背枕面,所述背枕面为曲面。
优选的,所述头枕包括头枕面,所述头枕面为弧形曲面,所述头枕面的头端高于颈端。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空心立方体。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背枕升降控制按钮、凹槽长度控制按钮、头枕升降控制按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颈内静脉置管维护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抬高患者的肩部和头部,使患者卧于仰伸位,可以清楚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皮疹等,有利于充分暴露消毒范围。
颈部凹槽的设置,使得消毒范围可达患者的颈后部,可以充分保证消毒范围,降低了维护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颈内静脉置管维护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颈内静脉置管维护枕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83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菱形波动防褥疮气垫床垫
- 下一篇:一种后背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