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脱绳导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9222.1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4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廖俊峰;陈焕东;党添赋;吉立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10 | 分类号: | B63B2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10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侧板 钢丝绳 导缆器 防脱绳 滚轴 底座 本实用新型 环形槽 钢丝绳脱槽 安全事故 安全系数 间隙距离 竖直连接 地连接 和面板 可转动 上表面 下表面 上端 穿设 同轴 平行 穿过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绳导缆器,包括底座、侧板、滚轴、滚轮和面板,所述侧板为两块,分别竖直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两端,两所述侧板的上端通过顶板连接,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与顶板的中部,所述滚轮同轴且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滚轴上,所述滚轮的侧部设有用于穿设钢丝绳的环形槽,所述面板为两个,两个所述面板分别固定在钢丝绳穿过的一侧的所述侧板的两端,且所述面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滚轮的下表面平行,并存有间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脱绳导缆器,使得钢丝绳脱槽空间只有面板与滚轮之间的间隙距离,远小于滚轮与侧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钢丝绳无法脱离环形槽,避免了安全事故,提高了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缆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脱绳导缆器。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平台由于体积庞大,使用较多的是定位锚泊系统。水平导缆器是该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水平导缆器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使用的是此种形式(见图1)。导缆器沿着水平方向转动,在侧面设置侧板以防止钢丝绳跳出轮槽,侧板留有一定间隙,使导缆滚轮能够顺利转动。为了便于导缆器日常维护保养,滚轮与侧板间隙按行业惯例一般大于30,滚轮越大,该间隙会越大。而根据一些实船使用经验,钢丝绳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由圆形变成扁状,近似椭圆形,导致钢丝绳容易掉进间隙。另外,即使是新的钢丝绳在非紧绷状态下受到瞬间强拉力也可能落入比钢丝绳直径小的多的间隙(目前实船出现过68mm钢丝绳落入15mm的缝隙)。然而,一旦钢丝绳脱槽,与其他结构件产生摩擦,会对钢丝绳造成断丝、断股等较大损伤,重则产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脱绳导缆器,防止钢丝绳脱离滚轮槽,提高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脱绳导缆器,包括底座、侧板、滚轴、滚轮和面板,所述侧板为两块,分别竖直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两端,两所述侧板的上端通过顶板连接,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与顶板的中部,所述滚轮同轴且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滚轴上,所述滚轮的侧部设有用于穿设钢丝绳的环形槽,所述面板为两个,两个所述面板分别固定在钢丝绳穿过的一侧的所述侧板的两端,且所述面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滚轮的下表面平行,并存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面板的下表面固设有肋板,所述肋板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面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滚轮的下表面的间隙为h,且5mm≤h≤12mm。
优选地,所述侧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均布有多个加强板。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上均布有多个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面板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且边长较小的一端靠近所述侧板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滚轮的下表面朝水平面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钢丝绳穿过的一侧的侧板的两端设置面板,并使面板的上表面与滚轮的下表面平行且留有间隙,使得钢丝绳脱槽空间只有面板与滚轮之间的间隙距离,远小于滚轮与侧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钢丝绳无法脱离环形槽,避免了安全事故,提高了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导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脱绳导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脱绳导缆器的轴测图。
其中:1-底座,2-侧板,3-滚轴,4-滚轮,5-面板,6-顶板,7-环形槽,8-肋板,9-加强板,10-支撑板,100-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92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