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9655.7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9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杜;曾晞;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奥翼材料与器件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G02F1/137 |
代理公司: | 广州微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90 | 代理人: | 唐立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件 视角调节 视角调节层 线条 液晶层 电致开关 开关液晶 驱动电路 驱动光源 填充 液晶 本实用新型 液晶层表面 液晶显示器 驱动 电子设备 驱动电极 驱动显示 透明面板 依次层叠 半透明 背光层 不透明 平行 发射 视角 透明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层叠连接的背光层、驱动电路、显示液晶层和透明面板,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显示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视角调节层,视角调节层设置在显示液晶层的观察侧,视角调节层设置有多条平行于显示液晶层表面的视角调节线条,视角调节线条在打开状态下不透明或半透明,在关闭状态下透明;视角调节线条中填充有电致开关液晶,视角调节线条中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电致开关液晶的驱动电极;或者视角调节线条中填充有光致开关液晶,液晶显示器件中还设置有驱动光源,驱动光源用于向视角调节层发射驱动光致开关液晶的光。该液晶显示器通可以快速均匀地改变液晶显示器件的视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各种电子设备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如电脑、手机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现有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视角一般比较广,从显示屏的侧面也可以看到显示屏上面的内容。但是,有些用户比较看重个人隐私,自己手机或者电脑上的内容有时候不希望别人看到,而有些时候又需要方便别人看到自己手机或者电脑上的内容,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调节视角的元件,并将其应用到电子设备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变视角的液晶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层叠连接的背光层、驱动电路、显示液晶层和透明面板,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液晶层,所述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视角调节层,所述视角调节层设置在所述显示液晶层的观察侧,所述视角调节层设置有多条平行于所述显示液晶层表面的视角调节线条,所述视角调节线条在打开状态下不透明或半透明,在关闭状态下透明;
所述视角调节线条中填充有电致开关液晶,所述视角调节线条中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电致开关液晶的驱动电极;或者
所述视角调节线条中填充有光致开关液晶,所述液晶显示器件中还设置有驱动光源,所述驱动光源用于向所述视角调节层发射驱动所述光致开关液晶的光。
优选地,所述电致开关液晶包括扭曲向列相型液晶或负性液晶;或者
所述光致开关液晶为紫外光控取向液晶,所述驱动光源为紫外光源,且设置于所述背光层。
优选地,所述视角调节线条的厚度为10-100um;和/或,所述视角调节线条的宽度为10-100um;和/或,相邻两个所述视角调节线条之间的间距为10-500um。
优选地,所述多条视角调节线条平行设置或者呈网格状分布。
优选地,所述视角调节线条的厚度与所述相邻视角调节线条之间的间距之比为1:50-1:2;和/或,所述视角调节线条的宽度与所述相邻视角调节线条之间的间距之比为1:50-1:2。
优选地,所述视角调节层层叠连接于所述显示液晶层和透明面板之间,所述电致开关液晶或光致开关液晶与所述显示液晶层中的液晶材料通过透明材料隔开。
优选地,所述视角调节层包括由透明封装材料形成的多个条形间隙,所述电致开关液晶或光致开关液晶填充于所述条形间隙内。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视角调节线条之间由透明封装材料填满;和/或,相邻的所述视角调节线条之间设置有多个由透明封装材料制成的支撑结构以及位于该支撑结构之间的透明填充物。
优选地,所述视角调节线条在打开状态时,所述液晶显示器件的最大显示视角为60-100度之间,所述视角调节线条在关闭状态时,所述液晶显示器件的最大显示视角为120-180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液晶显示器件、主板和控制开关,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液晶显示器件中的视角调节线条打开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奥翼材料与器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奥翼材料与器件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96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