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古筝共鸣音箱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1590068.X 申请日: 2018-09-28
公开(公告)号: CN208970151U 公开(公告)日: 2019-06-11
发明(设计)人: 苏协憬 申请(专利权)人: 苏协憬
主分类号: G10D1/00 分类号: G10D1/00;G10D3/00
代理公司: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代理人: 席勇;董云海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大同区老***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共鸣音箱 内侧板 外侧板 前堵板 本实用新型 后堵板 弦轴板 横梁 底板 一体式框架 底板配置 时间维持 拉伸力 压缩力 乐音 裁切 劈裂 琴体 琴弦 预设 原材 整块 钢丝 配置 变形 坚固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古筝共鸣音箱,适于作为古筝的琴体,古筝共鸣音箱包括整体成型式框架、弦轴板、面板与底板。整体成型式框架具有内侧板、外侧板、前堵板、后堵板及配置于内侧板与外侧板间的多个横梁,内侧板、外侧板、前堵板、后堵板及多个横梁,是以整块原材依所需尺寸、形状裁切而成的一体式框架。弦轴板配置于内侧板与外侧板间,并与前堵板成一预设的间距;面板覆设于整体成型式框架的上方;以及底板配置于整体成型式框架的下方。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古筝共鸣音箱,其结构强度坚固,而能长时间承受钢丝琴弦强大的拉伸力与压缩力不致产生变形或劈裂,进而能长时间维持其乐音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古筝琴体,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结构强度坚固的古筝共鸣音箱。

背景技术

古筝是具有两千五百年以上历史的中国乐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起飞,学习人口也急速地成长,导致其价格也相应地调涨。然而,由于多数古筝的制作技术仍停留于五十年前,以致市面上的古筝能维持良好稳定状态的耐用寿命极短,对于重视乐音品质的弹奏人员而言,实为一大负担。

请参图1、图2所示,其为公知面板型拼接式古筝的立体组合与其共鸣音箱的分解示意图。图中,此古筝10是由古筝共鸣音箱11、前岳山16、后岳山17、二十一根琴弦18与分别用以支撑二十一根琴弦的琴马19所构成。

其中,古筝共鸣音箱11具有面板121、底板122、内侧板111、外侧板112、前堵板113、后堵板114及配置于内侧板111与外侧板112间的弦轴板115、横梁116、117、118、抗拉板119。面板121可以是由平面桐木压塑成形的塑形面板或以桐木板材直接刨锯成弧形板状的成形面板,其上开设有分别对应于前岳山16与后岳山17的多个穿弦孔1211,底板122开设有音孔1222与对应于后岳山17的穿弦孔1221,弦轴板115开设有用以固定调节弦张力的螺丝钉(图中未绘示)的弦钉孔1151,横梁116、117、118则分别各开设有两个音孔1161、1171、1181。

请参图3、图4所示,其为公知整挖型拼接式古筝的立体组合与其共鸣音箱的分解示意图。图中,此古筝30是由古筝共鸣音箱31、前岳山36、后岳山37、二十一根琴弦38与分别用以支撑二十一根琴弦的琴马39所构成。

其中,古筝共鸣音箱31具有面板321、底板322及配置于面板321的内侧板3212与外侧板3213间的前堵板313、弦轴板315、横梁316、317、318、后堵板314。古筝30与图1、图2的古筝10不同的是,古筝共鸣音箱31中的面板321是与其所包含的内侧板3212、外侧板3213整体连接而非拼接构成。

如图所示,面板321开设有分别对应于前岳山36与后岳山37的多个穿弦孔3211,底板322开设有音孔3222与对应于后岳山37的穿弦孔3221,弦轴板315开设有用以固定调节弦张力的螺丝钉(图中未绘示)的弦钉孔3151,横梁316、317、318则分别各开设有两个音孔3161、3171、3181。

参前所述,市面上的古筝能维持良好稳定状态的耐用寿命极短的关键因素,乃在于其共鸣音箱琴体的结构松散,难以承受钢丝琴弦强大的拉伸力与压缩力而产生变形甚至面板破裂的情况,导致乐音品质低落,实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筝共鸣音箱,其结构强度坚固,所以能长时间维持其乐音品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古筝共鸣音箱,适于作为古筝的琴体,古筝共鸣音箱包括整体成型式框架、弦轴板、面板与底板。整体成型式框架具有内侧板、外侧板、前堵板、后堵板及配置于内侧板与外侧板间的多个横梁,且内侧板、外侧板、前堵板、后堵板及多个横梁,是以整块原材依所需尺寸、形状裁切而成的一体式框架。弦轴板配置于内侧板与外侧板间,并与前堵板成一预设的间距,面板与底板则分别覆设于整体成型式框架的上方与下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协憬,未经苏协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00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