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度薄壁弯管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1560.9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6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利波;张扣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7/0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圆盘状主体 成型模具 薄壁 成型凹槽 本实用新型 延展部 凹口 褶皱 成型弯管 外表面处 外侧表面 防皱 芯轴 模具 环绕 延伸 优化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薄壁弯管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圆盘状主体,沿所述圆盘状主体的外侧面向外延伸形成延展部,所述成型模具上设置有成型凹槽,且所述成型凹槽环绕所述延展部的外侧表面和所述圆盘状主体的外表面,其中,位于所述圆盘状主体的外表面处的所述成型凹槽内设置有若干凹口,通过所述凹口使待成型弯管的内侧形成褶皱。本实用新型高强度薄壁弯管的成型模具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模具,在不使用芯轴或防皱块情况下,解决了弯管外侧扁平或开裂的现象,生产高强度薄壁弯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的成型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薄壁弯管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配件领域中,汽车工业经常使用弯管工艺来制造相关零部件,例如汽车座椅骨架、排气管等等。
特别地,在高强薄壁管弯管无芯成型的加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比如内侧出现增厚,失稳起皱,或外侧减薄,开裂等。
针对这种现象,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是添加芯轴或者增加防皱块。但是,这样会增加模具成本和人工成本。
有鉴于此,本领技术人员亟待改进成型模具的结构,以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高强度薄壁管弯管容易出现增厚、失稳起皱或外侧减薄等缺陷,提供一种高强度薄壁弯管的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高强度薄壁弯管的成型模具,其特点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圆盘状主体,沿所述圆盘状主体的外侧面向外延伸形成延展部,所述成型模具上设置有成型凹槽,且所述成型凹槽环绕所述延展部的外侧表面和所述圆盘状主体的外表面,其中,位于所述圆盘状主体的外表面处的所述成型凹槽内设置有若干凹口,通过所述凹口使待成型弯管的内侧形成褶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成型凹槽的内表面呈圆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口的分布范围为90°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口的深度小于等于待成型弯管的外径的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待成型弯管在所述成型凹槽内的折弯处的外拱面减薄率小于等于所述待成型弯管的厚度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个凹口之间的开口角度为60°-1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个凹口之间的开口角度为7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凹口之间的间距范围为大于等于1.5倍的齿宽,小于等于10倍的齿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凹口之间的间距为1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延展部与所述圆盘状主体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高强度薄壁弯管的成型模具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模具,在不使用芯轴或防皱块情况下,解决了弯管外侧扁平或开裂的现象,生产高强度薄壁弯管。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强度薄壁弯管的成型模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强度薄壁弯管的成型模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强度薄壁弯管的成型模具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15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五金模具的冲压改进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拉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