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器救援顶升气囊气体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3572.5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9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孟江;何振华;潘德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大联合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35 | 分类号: | B66F3/35;B66F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300304 天津市东丽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箱体 压力表 进气主管路 拖行装置 球阀 充气装置 气囊气体 控制器 航空器 车架 单层 顶升 本实用新型 气体控制器 救援 充气设备 进气支路 控制球阀 气囊气压 球阀手柄 手柄 卷管器 测压 观察 充气 连通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器救援顶升气囊气体控制器,涉及充气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拖行装置、控制器箱体、进气主管路以及单层充气装置,拖行装置使得该气体控制器能方便、快捷地移动到指定位置,拖行装置包括车架,控制器箱体固定于车架的上部,进气主管路设置于控制器箱体内的一侧壁,单层充气装置包括球阀、压力表以及卷管器,球阀通过进气支路与进气主管路连通,球阀的手柄设置于控制器箱体的外侧,压力表与球阀手柄位于同一侧,既方便观察压力表的压力值,又方便控制球阀的开关,观察与控制同时进行,实现了充气与测压同时进行,避免气囊气压过高或者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器救援顶升气囊气体控制器。
背景技术
航空运输是主要运输方式之一,随着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航空事故也随之而来,在航空事故发生后的救援过程中,需用到多种救援设备,顶升气囊就是其中一种。
顶升气囊在航空器发生侧倾、机体触地时,可以将事故航空器托举离开地面,能够避免救援过程中发生航空器机体二次损伤。
顶升气囊由多层单独的气囊构成,在使用时,利用充气设备进行充气,多个单层气囊先后充气膨胀,在一定压强(0.05~0.08MPa)作用下,实现对事故航空器的托举,根据需要决定充气的层数,但是现有的充气设备,充气与测压不能同时进行,气压过大会造成气囊损坏;而且现有的充气设备灵活性差,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器救援顶升气囊气体控制器,用以解决现有充气设备灵活性差、充气与测压不能同时进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航空器救援顶升气囊气体控制器,其包括拖行装置、控制器箱体、进气主管路以及单层充气装置,所述拖行装置包括车架、拖行转盘、前轴、后轴以及车轮,所述拖行转盘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前端下侧,所述前轴设置在所述拖行转盘下方,所述后轴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后端下侧,在所述前轴以及所述后轴的两端各安装一个所述车轮,所述控制器箱体为底部开口的壳体,所述控制器箱体固定于所述车架的上部,所述进气主管路设置于所述控制器箱体内的一侧壁,所述单层充气装置包括进气支路、球阀、压力表以及卷管器,所述进气支路与所述进气主管路连通,所述球阀设置于所述进气支路末端,所述球阀的手柄设置于所述控制器箱体的外侧,所述压力表固定于所述控制器箱体的外侧,且与所述球阀的手柄位于同一侧,所述卷管器固定于所述车架,所述压力表与所述卷管器均与所述球阀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卷管器上设有充气管。
其中,所述拖行装置还包括牵引杆,所述牵引杆铰接于所述拖行转盘,以便所述牵引杆在竖直方向摆动。
其中,所述拖行装置还包括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设有两个,分别设置于牵引杆的两侧对应所述车轮的位置,当所述牵引杆在自重作用下向下摆动时,所述制动器与所述车轮相接触实现制动。
其中,所述拖行装置还包括尾挂板,所述尾挂板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后端中部,所述尾挂板与另一个所述航空器救援顶升气囊气体控制器的所述牵引杆配合使用。
其中,所述单层充气装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单层充气装置的进气支路分别通过三通与所述进气主管路连通,多个所述单层充气装置的球阀的手柄在所述控制器箱体上沿直线排列。
其中,同一所述单层充气装置的压力表位于其球阀的手柄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空器救援顶升气囊气体控制器,其拖行装置使得该气体控制器能方便、快捷的移动到指定位置,其单层充气装置的压力表与球阀的手柄位于同一侧,既方便观察压力表的压力值,又方便控制球阀的开关,观察与控制同时进行,实现了充气与测压同时进行,避免气囊气压过高或者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航空器救援顶升气囊气体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大联合航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大联合航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35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装配用顶升装置
- 下一篇:行程限位控制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