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暖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3987.2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8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郑市盛源热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4 | 分类号: | F24H1/14;F24H9/18;F24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8 | 代理人: | 邓金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器 热水管 供暖锅炉 锅炉本体 导热连接 锅炉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相对两侧 水加热 内壁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供暖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内设有热水管和第一电热器,所述第一电热器设置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锅炉本体相对两侧的内壁上,所述热水管设置于两个第一电热器之间并且与两个第一电热器导热连接;所述热水管包括两根以上相互连通的U形管,相连两根U形管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第二电热器,所述第二电热器与热水管导热连接;以解决目前的电供暖锅炉对水加热的速度过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供暖锅炉。
背景技术
供暖锅炉属于民用生活锅炉的范畴,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2000年以后建筑物采暖都是以热水为热媒,供暖锅炉有多种类型,其分类主要是按照燃料类别来划分的,供暖锅炉按照燃料不同可以分为电供暖锅炉、燃油供暖锅炉、燃气供暖锅炉、燃煤供暖锅炉、生物质供暖锅炉等。
在环保的逐渐倡导下,现在的供暖锅炉一般采用电供暖锅炉,但是目前的电供暖锅炉还存在对水的加热速度较慢的问题,这样就是使得在热水需求量较大时,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暖锅炉,以解决目前的电供暖锅炉对水加热的速度过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供暖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内设有热水管和第一电热器,所述第一电热器设置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锅炉本体相对两侧的内壁上,所述热水管设置于两个第一电热器之间并且与两个第一电热器导热连接;
所述热水管包括两根以上相互连通的U形管,相连两根U形管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第二电热器,所述第二电热器与热水管导热连接。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储存箱,所述锅炉本体上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与热水管相连,另一端与储存箱相连,所述储存箱的侧壁上设有保温层。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储存箱上连通设有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上设有第一水阀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设置于远离储存箱的一端,所述第一水阀设置于靠近储存箱的一端。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过滤箱和第二出水管,所述过滤箱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与过滤箱的下侧相连通,另一端穿进锅炉本体内并与热水管相连通。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水阀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阀设置于靠近过滤箱的一端,所述第二水泵设置于远离过滤箱的一端。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箱的上端敞开形成开口,所述过滤箱的上侧活动连接设有箱盖,所述箱盖将开口封堵,所述箱盖上设有进水管。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箱的上侧设有卡槽,所述箱盖的侧面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卡设在卡槽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盖的下侧设有连接件,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过滤部的上端相连,所述连接部与连接件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竖部和横部,所述竖部的上端与箱盖的内侧相连,所述竖部的下端与横部相连;所述连接部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侧与横部的上侧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锅炉本体内部设置热水管和第一电热器,通过将第一电热器设置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热水管的两侧,在水从热水管流过时,第一电热器便能对热水管中的水进行加热,并且热水管是包括两根以上相互连通的U形管的,在U形管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第二电热器,第二电热器也能对热水管中的水进行加热,这样在第一电热器和第二电热器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热水管中的水进行快速加热,以解决目前的电供暖锅炉对水加热的速度过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郑市盛源热力有限公司,未经新郑市盛源热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3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