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煤电厂协同脱除重金属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5624.2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3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圣;朱法华;孙雪丽;杨光俊;张明;李辉;赵秀勇;李谨;胡耘;李亚春;田文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6;B01D53/78;B01D53/64;B01D53/86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除 重金属脱除装置 除汞装置 除铅装置 燃煤电厂 吸收装置 协同 重金属 烟气 燃煤电厂烟气 本实用新型 脱硫吸收塔 脱硝反应器 超低排放 除尘装置 二级氧化 环保领域 两级氧化 团聚装置 脱硫工艺 烟气流向 氧化作用 依次连接 依次设置 高价态 除尘 除汞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是涉及燃煤电厂协同脱除重金属的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设置的重金属脱除装置、脱硝反应器、相变团聚装置、除尘装置、以及脱硫吸收塔,所述重金属脱除装置由依次连接的除铅装置、一级氧化改价装置、二级氧化改价装置、吸收装置、除汞装置组成。从而在除铅装置中脱除烟气中的铅,并经过两级氧化,以及配合的吸收装置,将烟气中砷和硒利用氧化作用,以高价态状态除去,最后在除汞装置内实现除汞效果。协同除尘和脱硫工艺,实现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是涉及燃煤电厂环保,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燃煤电厂协同脱除重金属的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烟气中含有的汞、砷、硒、铅等重金属成分的形态多样性和毒性极易导致脱硝催化剂中毒失活,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报道了SCR脱硝催化剂的重金属中毒机理。但是,目前对于烟气中重金属的处理集中在汞这一重金属上,对于其他重金属的处理没有涉及。
我国关于燃煤电厂净化装置如何控制重金属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对烟气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但是如何提高烟气中重金属的脱除效率,以及强化烟气中国重金属的脱除效果,实现重金属高效脱除仍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煤电厂协同脱除重金属的装置,利用这一装置,通过协同作用,能够脱除烟气中的汞、砷、硒、铅,从而实现包括汞、砷、硒、铅等重金属、二氧化硫和粉尘的协同处理及超低排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电厂协同脱除重金属的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设置的重金属脱除装置、脱硝反应器、相变团聚装置、除尘装置、以及脱硫吸收塔,各装置之间以管道连接;所述重金属脱除装置由依次连接的除铅装置、一级氧化改价装置、二级氧化改价装置、吸收装置、除汞装置组成,烟气排放管道接入除铅装置入口处,除汞装置的出口处连接至脱硝反应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除铅装置包括除铅通道,烟气排放管连接在除铅通道下端的入口处,所述除铅通道的上部设置有喷淋头固定杆,所述喷淋头固定杆上固定有喷淋头,各喷淋头入口通过管道连接至除铅喷淋液储液箱,所述除铅喷淋液储液箱中储有醋酸溶液,所述除铅通道的底部逐渐收缩形成收集漏斗,收集漏斗的底部连接除铅液外排管,所述除铅通道的顶部连接除铅后烟气管道。
优选的,所述一级氧化改价装置包括一级氧化通道,所述一级氧化通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曝气嘴,所述曝气嘴的入口端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连接至氧气瓶,所述除铅后烟气管道连接在一级氧化通道的下端入口处,所述一级氧化通道的顶部连接一级氧化后烟气管道。
优选的,所述二级氧化改价装置包括氧化通道,一级氧化后烟气管道连接在氧化通道下端的入口处,所述氧化通道的上部设置有喷淋头固定杆,所述喷淋头固定杆上固定有喷淋头,各喷淋头入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氧化剂储液箱,所述氧化剂储液箱中储有氧化溶液,所述氧化改价装置的底部逐渐收缩形成收集漏斗,收集漏斗的底部连接氧化改价外排管,所述氧化通道的顶部连接二级氧化后烟气管道。
所述氧化溶液为次氯酸钠溶液。
所述吸收装置内设置有多个活性炭吸收层,二级氧化后烟气管道连接至吸收装置下端的入口处,所述吸收装置的上部开设有吸收后烟气管道。
所述除汞装置内设置有多个催化剂层,吸收后烟气管道连接至除汞装置下端的入口处,所述除汞装置的上部开设有除汞后烟气管道。
所述催化剂层为选择Ce元素和Zr元素的SiO2-TiO2-V2O5催化剂或者溴化物催化剂。
这里的脱硝反应器可以采用SCR脱硝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5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效等离子废气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洗式废气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