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器具的内锅及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8317.X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4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陈建强;刘文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器具 内锅本体 内锅 把手安装 锅沿 本实用新型 把手安装结构 把手连接 烹饪电器 向下延伸 中心轴线 锅口径 外侧面 外周面 锅口 口部 把手 延伸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烹饪器具的内锅及烹饪器具,属于烹饪电器领域,解决了现有烹饪器具内锅的把手安装结构复杂、不便加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的内锅,包括内锅本体和把手,所述内锅本体的口部分别设有锅沿和把手安装座,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把手安装座上,所述锅沿自所述内锅本体的锅口径向向外延伸,所述把手安装座包括由所述内锅本体的锅口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把手耳,所述第一把手耳的外侧面至所述内锅本体中心轴线的距离为H,所述锅沿外周面所在圆的半径为R,H<R。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电器领域,尤其涉及烹饪器具的内锅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厨房烹饪器具(电饭煲、电压力锅等)一般包括锅体和内锅,内锅可取放地容置于锅体中,内锅侧壁通常会设置一对把手,以方便内锅取放且具有防烫作用。由于考虑到把手的防烫效果,需采用塑料等耐高温隔热材料制作,而内锅则为金属材质,二者不能一体成型,为实现把手的安装,通常要在内锅侧壁打孔,将一把手支架通过螺钉或者铆钉固定在内锅侧壁上,再将把手固定在把手支架上,组装工序繁琐,而且内锅侧壁打孔存在漏水漏气问题。鉴于此,现有技术改进了把手的安装结构,将内锅的局部锅沿向外延伸形成把手安装座,这样就能避免内锅侧壁打孔的问题,但由于把手安装座与内锅锅沿通过冲压成型,该工艺难以获得较好的成型质量,而把手安装座的设置使得锅沿无法通过车加工进行表面修整,导致内锅锅沿的表面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加工的烹饪器具内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烹饪器具的内锅,包括内锅本体和把手,所述内锅本体的口部分别设有锅沿和把手安装座,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把手安装座上,所述锅沿自所述内锅本体的锅口径向向外延伸,所述把手安装座包括由所述内锅本体的锅口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把手耳,所述第一把手耳的外侧面至所述内锅本体中心轴线的距离为H,所述锅沿外周面所在圆的半径为R,H<R。
在上述烹饪器具的内锅中,所述第一把手耳在周向方向呈圆弧形,所述第一把手耳外周面所在圆的半径为r,r<R。
在上述烹饪器具的内锅中,所述第一把手耳与所述内锅本体的外侧面之间设有间隙。
在上述烹饪器具的内锅中,所述把手安装座还包括由所述第一把手耳下端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把手耳。
在上述烹饪器具的内锅中,所述锅沿上表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把手耳上表面的间距为L,所述锅沿的厚度为h,L>h。
在上述烹饪器具的内锅中,所述第二把手耳上设有安装孔。
在上述烹饪器具的内锅中,所述第一把手耳的周向两端与所述锅沿之间设有缺口。
在上述烹饪器具的内锅中,所述缺口隐藏在所述把手内。
在上述烹饪器具的内锅中,所述缺口深度大于所述锅沿宽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内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83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好的烹饪器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