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8329.2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0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彦;平巍;闫彬;夏亚平;张恒畅;杨槟榕;黄炼旗;陈林;付志鹏;孟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122 | 分类号: | C02F11/122;C02F11/143;C02F11/147;C02F11/06;C02F11/10;C02F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施永卿 |
地址: | 404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污泥调理池 污泥浓缩池 沉淀池 压滤机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过滤器 热解炉 污水处理过程 本实用新型 混凝沉淀池 资源化处置 排出管线 剩余污泥 系统实现 沉砂池 初沉池 二沉池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有第一污泥浓缩池1、第二污泥浓缩池14、沉淀池15、污泥调理池2、压滤机3、过滤器4和热解炉5;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分别1与沉砂池7和污泥调理池2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14分别与初沉池8、SBR反应池9、混凝沉淀池10、二沉池11和沉淀池15连通;所述沉淀池15还与污泥调理池2连通,且沉淀池15上还连通有污水排出管线;所述污泥调理池2还与压滤机3连通;所述压滤机3还分别与过滤器4、热解炉5连通。该系统实现了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资源化处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剩余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副产物。近年来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剩余污泥的产量剧增。目前,超过80%的污泥得不到妥善的处理与处置,污泥的随意排放将对环境中的水、大气、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目前,常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其结构如附图1所示:城市污水作为处理对象,通过管线依次与格栅、沉砂池、初沉池、SBR反应池、混凝沉淀池、二沉池、污泥生物炭吸附池、加氯消毒池连通;其中,二沉池通过回流管还与SBR反应池连通;在沉砂池、初沉池、SBR反应池、混凝沉淀池、二沉池中各自产生的剩余污泥,分别通过管线排出。此系统存在以下缺陷:没有进一步将产生的剩余污泥进行妥善处理与处置,带来了新的环保问题。
中国专利CN202936294U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设备,该设备主要是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来进行处理,但其存在以下问题:1、所处理污泥的具体来源不够明确,由于污水处理过程中多个环节均会产生污泥,这些不同来源的污泥,其含水率等指标也是不同的,其处理效果也会存在不同;2、污泥调理工序过于复杂;3、污泥经板框压滤机压滤后,未进行进一步处置,最终还是有污泥泥饼等物质产出,仍需进一步处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实现将剩余污泥资源化处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与进水管线依次连通的格栅、沉砂池、初沉池、SBR反应池、混凝沉淀池、二沉池、吸附池、加氯消毒池,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第一污泥浓缩池、第二污泥浓缩池、沉淀池、污泥调理池、压滤机、过滤器和热解炉;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分别与沉砂池和污泥调理池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分别与初沉池、SBR反应池、混凝沉淀池、二沉池和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还与污泥调理池连通,且沉淀池上还连通有污水排出管线;所述污泥调理池还与压滤机连通;所述压滤机还分别与过滤器、热解炉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化,与上述沉淀池连通的上述污水排出管线,还与上述格栅连通,且在污水排出管线上串联有泵。
作为进一步优化,上述过滤器还与上述格栅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压滤机,可选用为板框压滤机或带式压滤机。
作为进一步优化,上述热解炉可选用为管式电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设计合理、成本低、操作简单、可持续性好。它通过将污水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剩余污泥有区别地集中收集,确保了处理过程中污泥的脱水效果,确保了整个系统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处置;其污泥调理工序简单易行;整个系统实现了无污泥产出,不必再增加配置后续处理工艺或设备,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对污水的综合处理,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8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浓缩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泥水分离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