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安全级不间断电源系统及其旁路电压监视报警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1800.9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4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唐诚;林耶寒;李吉生;左璐;钟勇;赵芳魁;靳良龙;韩存效;韩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13/00;G08B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熊贤卿;潘中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间断电源系统 电压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 核安全级 旁路电压 监视报警电路 报警器 逆变器 延时继电器 正极电源线 负极电压 控制信号 切换单元 输出控制 输出 输出端 输入端 闭锁 旁路 欠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安全级不间断电源系统旁路电压监视报警电路,设置在所述不间断电源系统旁路上,包括:电压继电器,其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旁路的正极电源线与负极电压线上,在所述旁路电压过压或欠压时输出控制信号;逆变器切换单元,与所述电压继电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对所述不间断电源系统的逆变器进行闭锁切换;第一报警器,连接在所述电压继电器的输出端;第二报警器,其通过一延时继电器与所述电压继电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相应的核安全级不间断电源系统。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容易实施、安全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本于核安全级不间断电源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核安全级不间断电源系统及其旁路电压监视报警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核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性,重要仪表、重要阀门和控制负荷都必需一种不间断、高可靠、高性能的电源,因此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在核电站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核安全级不间断电源系统主要由逆变器和变压器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变压器是逆变器的后备电源。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正常情况下220V交流母线由逆变器供电。在输出或输入电压的条件不满足或者逆变器损坏检修时的情况下,电源通过静态开关自动切换成旁路电路,切换时负荷供电不中断。
作为不间断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旁路电路的正常运行也至关重要,有必要对旁路进行电压监视,但是现有的技术中尚没有很好的旁路监测报警电路,在现有的技术中,在旁路电压越限时系统能够及时闭锁逆变器向自动旁路切换,但是由于无法向主控发送旁路电压异常报警,运行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获知此信号,无法及时干预处理故障。同时也存在旁路故障情况下运行人员手动切换至旁路导致整盘失电、下游重要负荷将失去电源供应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核安全级不间断电源系统及其旁路电压监视报警电路,容易实施、安全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安全级不间断电源系统旁路电压监视报警电路,设置在所述不间断电源系统旁路上,包括:
电压继电器,其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旁路的正极电源线与负极电压线上,在所述旁路电压过压或欠压时输出控制信号;
逆变器切换单元,与所述电压继电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对所述不间断电源系统的逆变器进行闭锁切换;
第一报警器,连接在所述电压继电器的输出端;
第二报警器,其通过一延时继电器与所述电压继电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其中,在所述电压继电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通过一个可熔断电阻与所述旁路的正极电源线与负极电压线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报警器设置于所述不间断电源系统上或附近,所述第二报警器设置于主控室,通过线缆与所述延时继电器相连接。
其中,所述逆变器切换单元连接一旁路切换开关。
其中,所述电压继电器检测到旁路电压超过正常电压的±10%时输出控制信号。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核安全级不间断电源系统,其至少包括逆变器、变压器,设置在所述变压器上的旁路,进一步包括一旁路电压监视报警电路,所述旁路电压监视报警电路包括:
电压继电器,其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旁路的正极电源线与负极电压线上,在所述旁路电压过压或欠压时输出控制信号;
逆变器切换单元,与所述电压继电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对所述不间断电源系统的逆变器进行闭锁切换;
第一报警器,连接在所述电压继电器的输出端;
第二报警器,其通过一延时继电器与所述电压继电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18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