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微镜载物台的载玻片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1882.7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6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黄艋;陈善清;陈凯杰;许丹;冷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1/34 | 分类号: | G02B21/34;G02B2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 31337 | 代理人: | 蔡佳杰 |
地址: | 20002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支架 固定支架 显微镜载物台 本实用新型 载玻片夹持 扭簧 凸起 显微镜技术 技术效果 夹持装置 右夹持部 自动操作 左夹持部 机械手 载玻片 单手 载物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微镜载物台的载玻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右侧固定支架、左侧活动支架和扭簧,所述右侧固定支架固定装在载物台上,所述左侧活动支架装在右侧固定支架的左侧,所述扭簧装在左侧活动支架上用于使左侧活动支架向右侧固定支架倾斜,所述右侧固定支架与所述左侧活动支架相对的端部内侧向左沿直线凸起形成右夹持部,所述左侧活动支架的端部内侧向右沿直线凸起形成左夹持部。本实用新型属于显微镜技术领域,通过对载玻片的夹持装置进行改进,实现了人工单手或机械手自动操作简单便捷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微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微镜载物台的载玻片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科研仪器设备,尤其是在基础科研与生物实验中。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
目前,市面上的显微镜,大部分以手工操作为主,较少型号的自显微镜功能全,但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结构简单的显微镜又不能满足大部分应用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人眼观察、辨认的工作可以由数码摄像系统采集高分辨率的图像,由计算机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识别,显微镜安装了自动控制装置,利用计算机控制显微镜扫描,,并自动记录扫描数据。使得以前必须通过人眼观察、辨认的工作,基本可以自动完成。
但是现有的显微镜载玻片在进行扫描时,从载玻片存贮装置取片、扫描完成后的存放大部分还是需要人工手动进行,尤其是对玻片进行上载与下载时,为了确保玻片的观测点恰好的呈现在视野里,需要协调双手同时进行操作,批量扫描时,人工操作强度大,难以保证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显微镜载玻片存在的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显微镜载物台的载玻片夹持装置,通过对载玻片的夹持装置进行改进,实现了操作简单便捷的技术效果。
技术方案
一种显微镜载物台的载玻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右侧固定支架、左侧活动支架和扭簧,所述右侧固定支架固定装在载物台上,所述左侧活动支架装在右侧固定支架的左侧,所述扭簧装在左侧活动支架上用于使左侧活动支架向右侧固定支架倾斜,所述右侧固定支架与所述左侧活动支架相对的端部内侧向左沿直线凸起形成右夹持部,所述左侧活动支架的端部内侧向右沿直线凸起形成左夹持部。
进一步,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装在左侧活动支架上,另一端固定装在载物台上。
进一步,所述左侧活动支架空载时在扭簧作用下的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在3度以内。
进一步,所述扭簧的扭矩范围在(0.01-0.05)N·M。
进一步,所述右侧固定支架,左侧活动支架的玻片导向斜面处的表面粗糙度值Ra≤1.6。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显微镜载物台的载玻片夹持装置,通过对载玻片的夹持装置进行改进,实现了人工单手操作或机械手自动操作简单便捷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载状态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玻片夹持状态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一种手动载物台上实施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一种电动载物台上实施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18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