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热式艾灸垫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2707.X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0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黄修文;曹阳;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仙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龚拥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艾灸 发热组件 后盖 内热式 自粘贴 热源 本实用新型 电路设计 电源触点 紧密耦合 内部固定 输出接头 自动对接 电极端 电子灸 发热体 热传导 电极 加温 灸疗 均布 盘形 片式 通孔 密封 简易 穿过 节能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热式艾灸垫,包括艾灸垫、后盖、发热组件、热源电极、单面自粘贴,所述的艾灸垫呈台阶盘形,台阶内部固定有发热组件,通过后盖密封,台阶外缘套有单面自粘贴;所述的发热组件呈片式,均布一些通孔,嵌在艾灸垫内并与其紧密耦合;所述的热源电极端固定在发热组件上,另一端穿过后盖与电子灸疗设备输出接头内的加温电源触点通过磁性自动对接。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灸疗热传导的方式,通过有效的结构及电路设计,不需要过高的发热体温度,开发出了节能、简易的内热式的艾灸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热式艾灸垫。
背景技术
传统灸疗是利用燃烧的灸材对腧穴经络产生温热性刺激和药理性作用,从而激发经气、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从古至今灸材主要以艾叶为主,特点是成型简单、易于燃烧、热力温和、气味芳香,能透彻皮肤直达深部。传统灸疗不足之处是燃烧速度和温度随灸材差异而不同、燃烧时有浓烈烟雾、艾灰易脱落、灸材内药理性成分大部分因燃烧而损失、缺少看护或者操作不当易造成烫伤、治疗操作费时费力。
市场上有一些电灸产品,只是单纯的传导热,缺少艾叶的中药药理作用。也有利用热源在艾饼的一侧加温,用另一面贴着皮肤治疗,但是因为艾饼致密干燥,传热非常缓慢,外置发热体势必要具有较高的温度,拆装艾饼时裸露的热源也容易烫到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改变了传统灸疗热传导的方式,通过有效的结构及电路设计,不需要过高的发热体温度,开发出了一种节能、简易的内热式的艾灸垫。
本实用新型包括艾灸垫、后盖、发热组件、热源电极、单面自粘贴,所述的艾灸垫呈台阶盘形,台阶内部固定有发热组件,通过后盖密封,台阶外缘套有单面自粘贴;所述的发热组件呈片式,均布一些通孔,嵌在艾灸垫内并与其紧密耦合;所述的热源电极端固定在发热组件上,另一端穿过后盖与电子灸疗设备输出接头内的加温电源触点通过磁性自动对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热源电极采用铁磁性材料制作,结合自粘贴,使用特别简单无需绑带固定,几乎适合体表任何部位治疗。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单面自粘贴的胶布层贴有离型纸。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后盖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热式发热组件采用PCB作为基板,在PCB铜箔上面蚀刻形成等宽均布的极细连续导体,首尾分别与两个热源电极相连。利用导体的自身电阻作为功率电阻,在通电情况下即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内热式发热组件上面的开孔结构,在艾灸垫生产时,使上下部门之间通过开孔形成紧密连接,可以防止艾灸垫可能存在的开裂现象。
2、由于PCB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便捷,蚀刻得到发热导体一致性非常好,远比附加其他发热元器件方便,不但降低了成本,也简化了组装工艺。这种设计具有加热面平整、接触面积大、发热均匀的特点。
3、内热式发热组件尺寸小于艾灸垫,相当于密封在艾灸垫内部,无论使用人员还是患者,都不可能触碰到发热组件,也就不可能发生烫伤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仙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仙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27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艾灸治疗用多功能吸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姜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