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处理通信管道管孔内障碍点的磨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4419.8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6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2 | 分类号: | B24B5/42;B24B55/00;B24B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汤小东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管道 旋转棒 驱动装置 砂轮头 障碍点 本实用新型 控制线缆 磨削装置 管孔 管道形状 可拆卸的 疏通设备 正常状况 中空腔体 转动定位 装置结构 变形的 磨削点 内空间 中空腔 磨削 弯折 转动 体内 堵塞 驱动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通信管道管孔内障碍点的磨削装置,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通信管道疏通设备的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棒,其内设置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设置控制线缆,所述旋转棒的顶端向一侧弯折20到45度;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旋转棒的顶端,并连接到所述控制线缆;砂轮头,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顶端,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砂轮头的转动。本实用新型利用旋转棒的转动定位磨削点,再通过与管道形状相近的砂轮头对障碍点进行定点磨削,使变形的管道内空间恢复到正常状况,从而达到消除通信管道堵塞点的目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管道线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通信管道管孔内障碍点的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市区通信光缆线路工程的通信管道都采用水泥管道或塑料管道,管道孔直径一般为90mm,两个人孔或手孔之间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50米。这种通信管道孔在使用时,由于管道内穿放的光缆直径都不大,而且管道孔内有一条光缆后,为了保证已有光缆的安全,在同一管道孔内不允许在穿放第二条光缆,因此,管道业主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管道孔的利用率,一般要求先在上述直径90mm的管孔内穿放3~4孔28/32或28/34的PVC子管,再把光缆穿放在这种PVC子管内。
已经建设好的水泥材质的通信管道或塑料材质的通信管道有可能因建设质量问题而出现接口处错位,影响管道的畅通;塑料管道还有可能在两个人孔或手孔之间某处的管道孔被周围其他硬物压得变形,而造成管道孔不通,无法使用。
在市区内修建通信管道,一般都是沿路建设。由于市区公共路面资源极为宝贵,而且沿路的路面下有多种用途的各类管线,修建好的通信管道如果有堵塞点,挖开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旦一段通信管道有一点堵塞不通,就会造成整段管道报废而不能使用,给通信管道业主带来巨大的损失。
本专利主要用于解决上述因通信管道接口处错位和被挤压变形而不通的问题。本专利为对通信管道堵塞点进行磨削的设备,通过砂轮头对错位的管道接口或变形的管道进行磨削,使变形的管道内空间恢复到正常状况,从而达到消除通信管道堵塞点的目的,然后再通过其他的保护措施对通信管道进行适当的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通信管道管孔内障碍点的磨削装置,利用旋转棒的转动定位磨削点,再通过与管道形状相近的砂轮头对障碍点进行定点磨削,使变形的管道内空间恢复到正常状况,从而达到消除通信管道堵塞点的目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通信管道管孔内障碍点的磨削装置,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通信管道疏通设备的前端,包括:
旋转棒,其内设置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设置控制线缆,所述旋转棒的顶端向一侧弯折20到45度。
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旋转棒的顶端,并连接到所述控制线缆。
砂轮头,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顶端,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砂轮头的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旋转棒顶端向一侧弯折30-45度。
优选的是,所述砂轮头为球缺状,所述砂轮头与所述通信管道的管孔内径适配;所述砂轮头的外侧设置用于磨削的砂面层,所述砂轮头的内侧设置填充层。
优选的是,还包括容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旋转棒的顶端;所述壳体为圆柱形,所述壳体顶端中部设置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处设置固定轴承;所述壳体底端中部设置有与所述中空腔体相通的第二孔洞。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适配至所述固定轴承并固定于所述填充层中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44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机辊筒打磨机
- 下一篇:一种硬质材料超声波微小孔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