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循环式籽棉试杂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7878.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7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丙斋;耿继波;张振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振启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D01B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2741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籽棉 清铃机 时间控制电路 电磁阀门 两路 杂质清理 法兰盘 进料管 循环式 初级分离器 出口连接 导线连接 工人接触 工人身体 集棉斗 元件盒 下端 棉花 进口 加工 保证 健康 | ||
一种新型循环式籽棉试杂机,包括籽棉清铃机本体,还具有时间控制电路、管道以及电磁阀门,两路时间控制电路和籽棉清铃机本体、电磁阀门经导线连接,在籽棉清铃机本体的集棉斗下端左侧安装有进料管,进料管和电磁阀门的进口连接在一起,管道下部右端和电磁阀门的出口连接在一起,籽棉清铃机本体的初级分离器左侧端法兰盘和管道上部右端法兰盘连接在一起,两路时间控制电路安装在元件盒内。本新型在两路时间控制电路设定的时间内,不需要工人进行操作,待加工籽棉能自动被籽棉清铃机本体进行二次或多次杂质清理,达到好的杂质清理效果,给操作工人带来了方便,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工人接触棉花的时间相对较短,尽可能保证了工人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花杂质实验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循环式籽棉试杂机。
背景技术
机械或人工采摘后的籽棉,因为含有铃壳、杆等杂质,因此无论是收购方还是生产方都需要了解籽棉中的杂质含量,以制定包括收购价格等的相关政策;现有对籽棉中杂质的含量的掌握,需要使用籽棉试杂机进行试样,比如一公斤籽棉经籽棉试杂机清理杂质后,通过试杂后杂质和纯籽棉分别重量,就能直观掌握杂质的具体数据。现有的籽棉试杂机在工作时,操作人员将一定量含杂质籽棉通过初级分离器进料口加入待加工籽棉,初级分离器工作产生负压将待加工籽棉吸入,并输出至籽棉试杂机的喂棉装置的料斗内,然后,待加工籽棉经籽棉试杂机的喂棉装置进入籽棉试杂机壳体内,在籽棉试杂机壳体内部的刷棉辊、齿钉辊等部件共同作用下,将待加工籽棉的内部各种杂质进行清理,清理后籽棉成品进入籽棉试杂机的壳体左侧端的集棉斗内,清理中产生的杂质从籽棉试杂机的下部排杂栅排出。
现有的籽棉试杂机受到其结构所限,每次待加工籽棉进行杂质清理时,只能进行一次清理,实际上,由于棉花容易沾染杂质的特性,因而,一次显然无法达到干净清理待加工籽棉内杂质的目的,因此也就达不到好的试杂目的。现有的籽棉试杂机如果需要进行第二次、甚至更多次(杂质特别多的待加工籽棉需要多次清理)待加工籽棉内杂质清理的目的,那么就只有通过人工将清理一次后籽棉再次放入初级分离器的进料口内,进而才能进行下一次的杂质清理。由于需要人工操作,且在过程中需要多次开关籽棉试杂机的电源,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操作人员接触棉花的时间相对过长,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籽棉试杂机因结构所限,进行二次或多次待加工籽棉杂质清理试杂时存在的各种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时间控制电路,操作人员能根据需要设定籽棉试杂机本体的工作时间,进而达到设置待加工籽棉杂质清理次数的目的,还在籽棉试杂机本体的初级分离器进料口和籽棉试杂机本体的集棉斗下部之间设置了籽棉管道以及电磁阀门,工作时,初级分离器工作产生负压将待加工籽棉吸入,并输出至籽棉试杂机本体喂棉装置的料斗内,待加工籽棉经籽棉试杂机本体的喂棉装置进入籽棉试杂机本体的壳体内,籽棉试杂机本体的壳体内相关部件将待加工籽棉进行分离杂质处理,处理一次的籽棉进入集棉斗内后,能被初级分离器工作产生的负压再次吸入,并再次输出至籽棉试杂机本体喂棉装置的料斗内,以及籽棉试杂机本体的壳体内,进行再次杂质清理,由此在时间控制电路的设定时间内,不需要工人进行操作,待试杂籽棉能自动被籽棉试杂机本体进行二次或多次杂质清理,达到好的杂质清理效果,得到的结果更加真实有效,并给操作人员带来了方便,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操作人员接触棉花的时间相对较短,尽可能保证了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一种新型循环式籽棉试杂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振启,未经张振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7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