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8924.X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3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汤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红石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9/04 | 分类号: | E04F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曙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0 | 代理人: | 商旭东 |
地址: | 314511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踢脚线 插槽 安装件 贴合 本实用新型 安装结构 可插入 连接面 底面 卡部 墙面 装配 安装平面 开口朝上 连接结构 使用寿命 平面相 正对 美观 稳固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包括踢脚线和与墙面固定连接的安装件,安装件包括与地面贴合的底面,与墙面贴合的安装平面,与安装平面相正对的连接面,设于安装件顶部的第一插槽,及设于安装件底部的第二插槽,第二插槽位于连接面所在一侧,且第二插槽的开口朝上;踢脚线上设有可插入第一插槽的第一卡部,可插入第二插槽的第二卡部,于踢脚线完成装配时,踢脚线底面与地面贴合。本实用新型安装时无需进行特别的定位,装配简单、快捷,连接结构稳固,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加工成本得到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装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踢脚线安装时,主要采用钉子垂直穿过踢脚线与墙体固定的方式连接,虽然安装快捷方便,连接结构牢固,但是外形不够美观,踢脚线上布满钉帽,地板需要维修时,踢脚线拆卸后不能重复使用,维修成本增加。也有利用胶水将踢脚线粘接在墙面上,存在上述同样的问题。
对此,中国专利CN 203783072公开了《踢脚线》,其包括上踢脚线、下踢脚线、特制挂件C、特制挂件A、特制挂件B,将特制挂件C固定在墙面上,上踢脚线通过特制挂件A与特制挂件C连接,下踢脚线通过特制挂件B与特制挂件C连接。上述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加工两个部分的踢脚线;2)需对特制挂件C进行定位,使得其与地面完全平行;3)需将上踢脚线和特制挂件A通过螺钉固定,将下踢脚线和特制挂件B通过另一螺钉固定。
中国专利CN 207829393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踢脚线装饰线条》,其在墙体上固定安装条,在踢脚线背面设置定位线槽和凹槽,定位线槽与安装条匹配,将踢脚线通过定位线槽插接在安装条上,装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但是为了使得踢脚线的底面与地面完全贴合,安装固定安装条的时候,需要严格进行定位,使得其与底面完全平行,安装踢脚线之前的准备工作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整体结构的安装过程也不方便。而且由于安装条与墙面的固定点分布在踢脚线上部的大部分区域,下部处于一个不固定的状态,整体安装结构不够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快捷、装配稳固、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外形美观的踢脚线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包括踢脚线和与墙面固定连接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与地面贴合的底面,与墙面贴合的安装平面,与安装平面相正对的连接面,设于安装件顶部的第一插槽,及设于安装件底部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位于连接面所在一侧,且第二插槽的开口朝上;所述踢脚线上设有可插入第一插槽的第一卡部,可插入第二插槽的第二卡部,于踢脚线完成装配时,踢脚线底面与地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件将踢脚线连接在墙面上,有效解决了钉帽暴露在外面影响美观度的问题,而且安装件的底面与地面贴合,解决了安装件定位困难的问题,踢脚线通过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可拆卸连接在安装件上,安装方便,装配后结构稳固,而且由于踢脚线的底面也与地面贴合,没有施力点,避免物体通过踢脚线和地面之间的缝隙轻易从踢脚线的底部翘起将踢脚线自安装件上脱离,安装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槽位于安装平面所在一侧,其为截面呈“L”形的开放槽,于第一卡部插入第一插槽时,第一卡部的外壁与墙面贴合。第一插槽呈L形,而不是U形,增加了第一卡部的厚度,进而增加了其结构强度,避免其过薄而轻易断裂,同时第一卡部的外壁与墙面贴合防止产生死角,造成清理的困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部侧壁与第一插槽侧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粗糙部。粗糙部增加了第一卡部和第一插槽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避免踢脚线轻易脱离安装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槽的上部开口处形成便于第一卡部插入的倾斜面,所述第一卡部上形成与该倾斜面配合的第一斜面。倾斜面和第一斜面的配合便于装配,安装方便、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红石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红石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89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