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椅包制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9557.5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1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胡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李尔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33/00 | 分类号: | B25B3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张文宣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包制 辅助工具 本实用新型 下表面 凸棱 长度方向一致 生产效率 向下延伸 纵向截面 有效地 竖直 凸设 握持 人手 侧面 贯穿 员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包制辅助工具,属于座椅包制技术领域。一种座椅包制辅助工具包括竖直的第一平板、自所述第一平板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平板的厚度,所述第一平板上贯穿前后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平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平板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向下凸设有的长条凸棱,所述长条凸棱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座椅包制辅助工具,方便人手握持,能够有效地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缩短座椅包制时间,提高座椅生产效率并且改善了座椅的外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包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包制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汽车时代也随之来临,汽车也逐渐的走进了百姓人家,汽车生产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汽车座椅的生产量也越来越大,而汽车座椅中的面套与海绵粘接方式中有一部分是采用带刺毛条的面套与海绵凹槽内的粘布相粘接的方式,传统方式为人工用手直接按压面套,使其背部的刺毛条与海绵凹槽内的粘布粘接牢固,该方式人机工程差,员工抱怨大,包制速度慢,且包制效果欠佳,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包制此类座椅,成为每个汽车座椅生产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座椅包制辅助工具,能够有效地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缩短座椅包制时间,提高座椅生产效率并且改善了座椅的外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包制辅助工具,包括竖直的第一平板、自所述第一平板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平板的厚度,所述第一平板上贯穿前后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平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平板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向下凸设有的长条凸棱,所述长条凸棱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平板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平板竖直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平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平板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平板的前后两侧与所述第二平板的前后两侧的连接处均圆弧过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平板形成所述凹槽的上侧壁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圆角。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凹槽的长度为8.5cm-10.5c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平板的厚度为0.8cm-1.2c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平板的厚度是所述第二平板的厚度的1.2倍-1.5倍。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平板上侧壁的周缘设有圆角。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长条凸棱的左右两端设有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包制辅助工具,所述第一平板上贯穿前后侧面设有凹槽,便于操作人员手握持所述第一平板,所述第一平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向下凸设有的长条凸棱,设置所述第二平板及所述长条凸棱便于将面套背部刺毛条挤压入海绵凹槽内,所述长条凸棱的横截面呈半圆形,避免在将面套背部刺毛条挤压入海绵凹槽的过程中造成面套背部刺毛条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座椅包制辅助工具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李尔内饰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李尔内饰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9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