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成分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0089.3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6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昌俊;崔正哲;田攀;朱威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辰迈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25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赵晓芳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水 近红外传感器 颜色传感器 杯体 成分分析装置 浓度检测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显示模块 种类识别 茶叶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检测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显示屏连接 选择性吸收 杯体侧面 茶水颜色 成分分析 红外能量 波长 显示屏 嵌入 鉴别 辨别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水成分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水成分分析装置,包括:设置在杯体底部上的茶叶种类识别模块、茶水浓度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及嵌入在杯体侧面上的数据显示模块;所述茶叶种类识别模块包括有近红外传感器,近红外传感器选择性吸收近红外能量的特定波长;所述茶水浓度检测模块包括有颜色传感器,颜色传感器辨别茶水颜色;所述数据显示模块包括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连接数据处理模块。通过设置在杯体底部的近红外传感器,实现了对茶叶种类的鉴别,通过杯体底部的颜色传感器实现了对茶水浓度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水成分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水成分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茶水是指用茶叶冲泡的饮品,多用绿茶和红茶,有提神和减肥的作用,因此茶叶作为一种良好的保健饮品也越来越被人们喜欢。
茶叶、开水的用量决定了茶水的浓度,由于人们在品茶的时候对茶的浓度用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冲泡茶叶时,对茶叶和开水的用量的把握提出比较高的要求。
另外,由于高端茶叶售价不菲,因此,对茶叶质量、种类的辨别成为购买茶叶的必要过程,当前茶叶浓度、种类的检测多采用感官检验评审,专业的茶师甚至可通过辨别茶汤的颜色实现对茶叶浓度、种类的辨别,但是这种方式不仅需要比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误差,普通大众难以做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实现对茶水成分的检测,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茶水成分分析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水成分分析装置,包括杯体,还包括:
设置在杯体底部上的茶叶种类识别模块、茶水浓度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及嵌入在杯体侧面上的数据显示模块;
所述茶叶种类识别模块包括有近红外传感器,近红外传感器选择性吸收近红外能量的特定波长;
所述茶水浓度检测模块包括有颜色传感器,颜色传感器辨别茶水颜色;
所述数据显示模块包括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连接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有近红外传感器光谱数据处理单元、颜色数据处理单元,所述红外传感器光谱数据处理单元连接茶叶种类识别模块,颜色数据处理单元连接茶水浓度检测模块;
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外部处理器。
作为优选,所述外部处理器为手机、平板或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在杯体底部的近红外传感器,实现了对茶叶种类的鉴别;
2.通过杯体底部的颜色传感器实现了对茶水浓度的检测;
3.该装置便于安装,易于携带,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茶水成分分析装置主视图;
图2为茶水成分分析装置剖面视图;
图3为茶水成分分析第一流程图;
图4为茶水成分分析第二流程图;
其中:1、杯体;2、数据处理模块;3、近红外传感器;4、显示屏;5、颜色传感器;6、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茶水成分分析装置,包括杯体1,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辰迈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辰迈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00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测油仪
- 下一篇:一种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