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元件、变频器和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0639.1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9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志;单亮;王新国;牛培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36 | 分类号: | H01G4/236;H02M1/00;H02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吴晓芬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脚 本实用新型 壳体 杂散电感 变频器 地连接 逆变器 绝缘层 电子产品领域 工作效率 工作性能 绝缘叠层 扁平状 大影响 绝缘 优选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变频器和逆变器。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杂散电感较大影响工作性能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包括壳体、从所述壳体上引出的第一引脚和从所述壳体上引出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在长度方向上通过绝缘层绝缘地连接到一起。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优选地都呈扁平状,并且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通过绝缘叠层地连接到一起。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子元件能够有效降低杂散电感的产生,从而提高电子元件自身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变频器和逆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元件作为电路中的基本元素,越来越不可或缺。电子元件与电路板、电子元件彼此之间一般都通过引脚相连接。
电子元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电时会产生杂散电感,不仅会降低整个电路板的使用性能,而且较大的杂散电感严重时还会击穿电子元件本身。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电子元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杂散电感较大影响工作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包括:
壳体;
第一引脚,其第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其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第二引脚,其第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其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绝缘层,其沿所述第一引脚的长度方向将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绝缘地连接到一起。
在上述电子元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叠层设置,并且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之间。
在上述电子元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延伸出所述壳体部分的长度不同,以便使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端沿长度方向错位设置。
在上述电子元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引脚通过其第二端与电连接对象相连接;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引脚通过其第二端与电连接对象相连接。
在上述电子元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或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端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装置穿过所述连接孔使得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电连接对象电连接。
在上述电子元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引脚和/或所述第二引脚之间绝缘连接;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连接对象压接,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连接对象压接。
在上述电子元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子元件是直流母线电容,所述第一引脚是所述直流母线电容的正极引脚,所述第二引脚是所述直流母线电容的负极引脚。
在上述电子元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连接对象是半导体开关,所述半导体开关包括与所述第一引脚匹配连接的正极引脚和与所述第二引脚匹配连接的负极引脚,并且所述半导体开关的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叠层设置。
在上述电子元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子元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引脚和多个所述第二引脚,并且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通过所述绝缘层一一对应地连接到一起。
在上述电子元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都呈扁平状。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包括上述优选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元件。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包括上述优选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0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