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耳连接机构和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0784.X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8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坚;王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20;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陈舒维;宋志强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格 连接机构 汇流板 连接板 极耳 电池模组 开口 本实用新型 并行排列 多个电池 电池框 正负极 伸入 标准化 统一 | ||
1.一种极耳连接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机构(10)包括:
框架(11),所述框架(11)具有呈两列并行排列的框格(111)、以及连接在两列所述框格(111)之间的连接板(112),其中,每列的所述框格(111)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板(112)之间具有朝向另一列的开口(113);
汇流板(12),所述汇流板(12)布置在相邻的每两所述连接板(112)之间,并且所述汇流板(12)的两端分别伸入两列中对应的所述框格(111)的所述开口(1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连接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2)倾斜连接在两列所述框格(111)之间,并且,两列中对应的所述框格(111)之间存在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连接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布置有两组纵梁(114)和跨接在每组所述纵梁(114)之间的分隔壁(115),所述纵梁(114)和所述分隔壁(115)纵横交错划分形成所述框格(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连接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还布置有位于每组所述纵梁(114)的边缘处的纵向挡板(116),所述纵向挡板(116)间隔分布、以形成所述开口(1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连接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14)在每个所述框格(111)内设置有铜排固定部(1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耳连接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固定部(117)为卡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连接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12)的两端具有齿状连接部(1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连接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12)具有与所述开口(113)相同的宽度。
9.一种电池模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20)包括:
多个电池单元(21),多个所述电池单元(21)堆叠布置,并且每个所述电池单元(21)的顶部具有成对布置的极耳(211);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极耳连接机构(10),所述极耳连接结构装设于堆叠布置的多个所述电池单元(21)的顶部,并且,每个所述框格(111)内容纳有预定数量的所述电池单元(21)的所述极耳(211);
多个铜排(22),多个所述铜排(22)分别在对应的所述框格(111)内与所述极耳(211)电连接、并与伸入到对应的所述框格(111)内的所述汇流板(12)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20),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12)伸入在所述框格(111)内的端部尺寸小于与所述铜排(22)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078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耳以及锂电池
- 下一篇:一种二次锂离子电池端头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