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后悬架总成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1079.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8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辉;白鑫;赵亮;刘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6 | 分类号: | B60G11/16;B60G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缓冲件 车辆后悬架 支撑座 车身纵梁 托盘结构 后横梁 本实用新型 弹簧设计 闲置空间 一端设置 弹簧套 并圈 保证 分配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后悬架总成及一种车辆,其中,车辆后悬架总成包括:弹簧;支撑座,弹簧的一端与支撑座相连接,支撑座用于将弹簧设置在车身纵梁上;缓冲件,缓冲件设置在支撑座上,弹簧套设在缓冲件的外部;托盘结构,弹簧的另一端与托盘结构相连接,托盘结构用于将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后横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后悬架总成在保证弹簧和缓冲件布置在一起的前提下,将弹簧和缓冲件布置在车身纵梁与后横梁之间,且缓冲件位于弹簧内部,合理分配车身纵梁与后横梁之间的空间,充分利用弹簧内部闲置空间,保证弹簧与缓冲件的安装,避免弹簧设计空间受到影响,弹簧不会出现并圈的情况,且车辆后悬架总成整体强度、刚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后悬架总成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连杆后悬弹簧和缓冲件主要有以下两种布置形式。一种为弹簧和缓冲件分开布置,即弹簧布置在车身纵梁和横臂之间,缓冲件布置在减振器里面,弹簧所需布置空间可以较小,但缓冲件布置在减振器里面,对减振器的受力以及车身的受力都较差,悬架行程受限;另一种为弹簧和缓冲件布置在车身和悬架之间,车身部位焊接托盘进行连接,支撑弹簧和缓冲件,弹簧设计空间受悬架行程影响小,易产生并圈,车身刚度强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连杆后悬弹簧和缓冲件减振器的受力以及车身的受力都较差,悬架行程受限或弹簧设计空间受悬架行程影响小,易产生并圈,车身刚度强度较差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后悬架总成。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
鉴于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后悬架总成包括:弹簧;支撑座,弹簧的一端与支撑座相连接,支撑座用于将弹簧设置于车身纵梁上;缓冲件,缓冲件与支撑座相连接,弹簧套设在缓冲件的外部;托盘结构,弹簧的另一端与托盘结构相连接,托盘结构用于将弹簧的另一端设置于后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后悬架总成包括弹簧、缓冲件及后横梁,其中,将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车身纵梁及后横梁相连接,将缓冲件设置于弹簧的内部,并且缓冲件与车身纵梁相连接。在保证弹簧和缓冲件布置在一起的前提下,对弹簧和缓冲件的空间位置进行优化,将弹簧和缓冲件布置在车身纵梁与后横梁之间,合理分配车身纵梁与后横梁之间的空间,将缓冲件设置于弹簧的内部,充分利用弹簧内部闲置空间,保证弹簧与缓冲件的安装,使得车辆后悬架总成行程、弹簧设计空间、车身受力都得到均衡满足,避免弹簧设计空间受到影响,并且弹簧不会出现并圈的情况,车辆后悬架总成整体强度、刚度较高。
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车辆后悬架总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撑座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与车身纵梁相连接;连接部,连接部与安装板相连接,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部相连接,缓冲件与第二安装部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安装板包括:主体板,第一安装部与主体板相连接;凸耳,设置在主体板的周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安装部凸出于第一安装部,弹簧套设在第二安装部外部,与第一安装部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安装部包括圆柱筒体和与圆柱筒体相连接的圆锥筒体;其中,圆柱筒体的远离圆锥筒体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部相连接,缓冲件设置在圆锥筒体的端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垫片,设置在弹簧的一端,位于弹簧与第一安装部之间;第二垫片,设置在弹簧的另一端,位于弹簧和托盘结构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10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悬架支撑装置
- 下一篇:分体式一次性注塑成型构成的汽车悬架气囊底座